经济师概念复习笔记
因11月4日要考取《中级经济师》,12月9日要参加PMP的考试,复习时间实在太紧张,最近两个月的文章,会可能会以经济师及PMP的学习笔记为主,主要记录一些自己掌握不太好的知识点,很抱歉,最近两个月不能输出有太多价值的文章。内容可能会很枯燥,无趣,更多的是为通过两门考试,所以文章只能发在简书上,最近两个月没有特殊情况,公众号将不再更新。真的感觉对不起读者。抱歉!年底,我会回来的!
1、经济利润,也可称为超额利润。和经济利润相对的是正常利润,通常是指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正常利润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作为隐成本的一部分计入成本的,因此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
企业的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企业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经济利润。
2、成功管理者的行为和有效管理者的行为,实际上正好截然相反。
3、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不设监事会,可以设一至两名监事。
4、根据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政策增加国民收入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投资的利率弹性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5、质量圈是指多个员工小组自愿定期与主管会面,以鉴别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然后将这些提议送交给高层管理部门审查获得批准的方案由员工参与完成。
6、最低保护价格也叫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高于均衡价格,实施保护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供给过剩。因此,要保证保护价格的顺利实施,需要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以及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
7、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
8、边际商品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凸向原点。
9、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因此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商品替代率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
10、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产生两种效应,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是指在名义收入不变时,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一种商品价格的降低,会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加,提高了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反之,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都会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下降,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替代效应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导致两种商品之间的最佳替代率变化,这种变化会使消费者去调整两种商品的消费比例,消费者会增加消费现在变得相对便宜的商品,减少消费,那些现在变得相对较贵的商品,在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通常会同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