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的价值 比特币的另一面

2018-11-21  本文已影响2人  微算力

加密数字货币到今天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但是很多人谈论加密货币的时候,却普遍都缺乏基本的逻辑链条和量化分析方法。

最常见的就是,他说这个会达到100美元、他说这个会达到1000美元、他说这个会达到1万美元……

当然,还有说这个一文不值的。但是,如果你接着问他基本的逻辑是什么,

怎么得出来的结论?他一般会故弄玄虚地说信不信由你。

当然,也有一些人会针对区块链技术展开“宏达的论述”,以此来映衬出加密货币的价值。

但是,区块链只是一种代币发行方法,本身也并不产生价值,而是应用产生价值,

通证和代币的价值来自于代币本身的使用权益和分配权益,

一张理发店的充值卡,用区块链技术发行,它还是一张理发店的充值卡,

唯一的变动,只是从出示会员卡,变成区块链代币钱包转账。这种本质是没有变的。

电子邮件是互联网最早落地的应用,互联网用户几乎人手都拥有一个电子邮箱地址,

即使到今天为止,电子邮件仍然是大量商业活动的必备工具,属于经常被提及的高频词汇。

但是从来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开创出基于电子邮件的成功商业模式。

类似的还有“浏览器的故事”,当年互联网泡沫中纳斯达克第一股:网景公司,坟头的草已经长的很高了。

是不是很巨大?假如那个时候就有区块链,那么当时发明一个“电子邮件币”、“浏览器币”,

是不是也会炒起来?但是炒完之后呢,恐怕又是要留下一地鸡毛

就以电子邮件来说,假设我们发行一种“电子邮件币”,但是这项应用接近免费,

我们一辈子可能只需要花1个电子邮件币就够了,但是发行量却有几千亿,那么这个“电子邮件币”就不应该会很值钱。

简而言之就是,应用很成功,认可度也很高,但是跟其对应的应用代币是否值钱其实并没有必然关系。

1

比特币改进流程

第1步:想法,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任何途径渠道,如论坛,推特等等,提出自己改进初步想法,来争取更多人支持认同。

第2步:提案,可以汇总社区讨论的建议,以较规范的格式,详细地描述方案,形成一个BIP提案文件提交。

第3步:正式提案,对较重要或者认可的人较多的BIP提案分配序号。以便方便大家讨论区分这个提案,有序号的提案算是正式提案。

第4步:落实代码,一些开发者会依据BIP正式提案的构思,落实成具体的代码。并且在测试网络上进行严格的测试。以确保代码尽量没有Bug。

第5步:激活设定,代码没有问题后,根据《BIP9升级规范》,设定激活门槛,分配激活标记位,缓冲时间等。

第6步:发布版本,若足够多的人签名同意,那么会吸纳此BIP代码在最新版本中发布包含这个BIP代码的版本,但是处于未激活状态。

第7步:激活,等待达到BIP9设的激活门槛后,方案正式激活生效。实测是否方案成功。若出现问题可能回到上一版本。

2

去中心化:分布式的记账技术

与中心化交易平台不同,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不需要注册账户,使用个人数字资产账户即可参与交易。

每笔交易都通过区块链进行,需要等待区块链的确认才算交易成功。

同时,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不负责保管用户的资产和私钥等信息,一方面避免了交易平台的道德风险,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保管好自己的私钥。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参与者们都非常关心他们的节点:如果你不能依赖自己操作并控制的软件,那么就得依赖一个受信任的第三方。

又因为所有的都是虚拟账户,为了与现实世界建立联系,采用工作量证明的方式,用来确认你做过一定量的工作。

它的技术、背后环境及文化内涵都是基础而深刻的,它是一个优美的解决方案,但是却并非完美无缺。

系统做大了之后,就会面临「公地悲剧」的经济学问题,一块公用的地方,可是有无限的人用,就变成了沙漠

账本多了交易就很难做到实时。由于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普遍存在流动性低、交易处理速度慢等特点,目前交易总量仅占全球数字资产交易总量的0.03%。

除此之外,我们如今的区块链项目也不都是百分百契合我们的需求,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技术。

因此,那些自称是比特币信仰者、区块链信仰者的人们,当“信仰”被挑战时,你是否还会坚持?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区块链的一些缺陷,在性能上、技术上,它似乎并不能支持大规模的商业应用,

那么如果要形成市场,大的交易量是必须要保持的,那么它仍然还是任重道远的。

这场游戏就如同击鼓传花,如果你早早入场、早早撤离,也会赚到钱。但是在更大的欲望的驱使下,能理性退出的又有几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