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的4种做法,助你提高读书的理解和记忆效率!
做读书笔记是一件非常消耗时间和精力的事情,但它是值得的。因为读书笔记可以逼着我们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整合,帮我们提高读书的理解和记忆效率。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我在读书过程中发现,并实践过的4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1、划重点式读书笔记
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有“划重点”的习惯,这本是个好习惯,但是由于缺少目的性,标记又太混乱,到最后发现书里到处都是重点,搞得特别混乱。所以说,划重点也是要讲究方法的,比如下面的这个方法:
第一步是确定读书目标。在读书前,要想清楚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目标是什么,是要解答某个疑虑,还是要找到某种方法,或者为了教育孩子寻找理论基础,或者写一篇论文等等。带着目标读书,能够快速锁定书中真正对自己有用的内容,避免无用内容,做到高效、准确。
第二步是确定属于自己的“标记语言”。具体来说,就是给不同颜色的笔或标签,以及不同的符号赋予一个固定的意义,比如用红色表示与自己工作、业务相关的重要内容,用蓝色表示好词好句等等,用圆圈圈人名,用方框框地名等等。我们一旦确定了属于自己的标记语言,以后提取信息时就能变得快速且高效。
第三步是做“索引”。就是根据自己确定好的标记语言,在书的扉页或空白处把你的标记语言写下来,然后在对应的标记语言后一一写下对应的页码。有了索引,以后一旦需要用到书里的相关内容,我们就能迅速定位,提高提取和产出的效率。除此之外,对于书籍中的一些有参考意义的图、表等内容,我们还可以用拍照、截图、复印等方法把这些信息收集起来,方便今后使用。
此方法来自原尻淳一的书籍《高效能阅读》
2、九宫格笔记
“九宫格笔记”是一种将整本书的重点通过一张纸来表现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将一张纸,划分为书名、问题区、概念区、精彩区、待办区等区域。在读完书之后,把相应的内容填到表格中去。
在读书前,先根据自己的读书目标,结合书籍的目录,提出3-5个问题,然后把问题写到表格的问题区中。提出问题,可以激发我们读书的兴趣,读的时候知道该重点留意哪些内容,更加专心和投入。
在读的过程中,当你读到跟你问题相关的重要内容时,就可以把相应的内容写到概念区,写的时候最好用自己的话来重述内容。对于这些个重要内容,还可以以卡片的形式分别给他们做一些补充内容。当你读到一些让你感到惊喜、意外的地方,就可以把它们放到精彩区。
读的过程中或读完之后,还要规划今后要如何运用书中的知识,也就是在“待办区”写下接下来要怎么做、怎么落实和运用知识。写的时候,最好把计划附上。
此方法来自彭小六的书籍《洋葱阅读法》
3、读书档案
读书档案和九宫格笔记类似,同样的,在阅读一本书之前,写下阅读这本书的目的;读完一本书之后,写下阅读后的收获、感受,以及接下来要做什么的具体计划,并认真执行,这样才能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此外,还要规划”三个月之后的计划“,并在三个月之后回顾一番,追踪、记录自己的阅读和行动成果,看看自己还记得书中的多少内容,看看自己是否实现了读书时定下的目标和计划。
此方法来自赤羽雄二的书籍《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
4、文章、思维导图式读书笔记
除了上述三种较为简单的读书笔记,如果想把读书笔记做的更详细点,可以以文章的形式,或者思维导图、知识框架图的形式来做读书笔记。
把一本书梳理成一篇或几篇文章,可以有效加深我们对书籍的理解和记忆。而知识框架图或思维导图,可以让我们对书本主要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更好的把握全书。
首先是梳理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或者是你关心的重要内容。在梳理完主要内容之后,还要对书籍内容进行反思,只有包含了自己反思和思考的读书笔记,才是完整的。比如问问自己,通过这本书我学到了什么?这本书对我的帮助是什么?书中哪些知识是我过去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哪些知识是旧知识有了新的解读等等。这些内容都要写下来,加进自己的读书笔记当中。
有了读书笔记之后,我们还应该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方便自己以后的温习和查找使用。我自己通常是把我读书之后的一些文字笔记和图片笔记,以文件夹的形式分门别类的存在电脑上,方便我查阅和调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