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培训杂记(下)
外出参加学习培训,有课程内收获,有课程外所得。
学员手册课程安排得当,讲授的内容围绕培训班的主题—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提高被培训干部的金融知识与运用金融工具的能力。
开班仪式后,两位老师分别讲授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和《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包容性发展与共同富裕》。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许文斌讲授了《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金融创新与发展》。许教授站在讲台下,侃侃而谈“当前新发展格局下金融创新为什么重要、金融创新的两个时期、当下及未来一段历史时期金融创新与发展的几个方向”等内容。许教授分析局势谈观点,结合实际讲创新,不说虚话接地气,听来收获多多。
中山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燕,是一位80后的年轻人,个头不高,但睿智、温和。从他身上看到了年轻人少有的那种稳重和大气。他也是站在讲台下,讲授了“数字经济的社会效应与发展趋势”。他专程从广州过来,讲完课没有来得及互动,又匆匆忙忙坐飞机返程。
闽江学院教授、海西财政与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长峰讲授了有关“防范与处置金融风险”内容,准备充分,滔滔不绝。他讲得这部分内容是我熟悉的内容,听起来轻松,但个别知识点没有讲透,我做好了交流互动环节的解释补充。可是最后剩余点时间,他又讲述了注册制改革对县域企业上市的机遇与挑战案例。准备的东西过多,一直讲到中午即将12时。主持人担心耽误大家吃饭,没有安排互动。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位二级研究员为我们讲授了《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毕竟不是专业的教授,似乎有些紧张,内容准备得不太充分,口齿不太流畅。在听课过程中,不自觉地闪过评判。后提示自己保持正念,一直坚持认真听完她的讲课,实事求是地说,收获很小。
这次培训班的管理偏松,课堂纪律不甚严格。在职培训的人员如果班级管理架构建立不完善、管理不严,容易出现迟到早退和无故旷课情况。每天上下午都有签到,课堂管理基本由那位刘秘书长负责。但是,我感觉他仅仅是负责联系老师、串场主持、偶尔分享和半天课时的讲授。对课堂纪律管理、学员是否认真听讲、能不能有所收获,似乎不太看重,全凭自觉。
不管老师讲得接不接地气,能不能使人听进,在课堂上坚持下来听课,我观察有固定的一些人。我和县里的一位领导以及我上级对口单位的一位负责人,坐在第一排,属于认真学习不缺课的学员。
课堂上,时常提醒自己,保持正念,不要对老师评头论足。换位思考,自己坐在讲台上,能不能讲出这些内容?回答肯定是“不能”。那就平静、安心地听讲,这样,总能在大家认为的老师讲授太一般的课程上,听到有用的知识点和对自己工作的启发。
最后一天的课程安排了课外教学,学员们乘坐大巴,到厦门市集美区政府,参加推动乡村振兴经验分享交流会。集美区乡村振兴办介绍了集美乡村振兴工作情况;集美区侨英街道办事处介绍了金融助力村集体预留发展用地项目经验做法。集美区农行和农商行介绍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的经验做法。
边听,我边准备了座谈交流的发言提纲,因时间关系,没有安排发言。我在准备的笔记里写到:智慧比知识重要,知识随处可得,而智慧是看不见的东西启发的心智。听了集美区的经验做法,深受触动和震撼。工作成效体现了领导的智慧、引领、思想解放和对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视;体现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灵活、果断、开拓以及产品设计的人性化;体现了村民的素质、眼界和诚信程度……集美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是系统性的综合经验。
分享会后,大家步行到兑山综合楼项目现场参观;到厦门杏林湾营运中心参观杏林湾基金聚集区建设情况,高科技的能量在这里积聚。
午餐安排在集美区。饭菜色香味俱佳,仅看饭店名字—华德来和一排排的餐厅“包桌”,价格应该实惠不贵,大家吃得舒适而满意。
没有午休,乘车直接来到同安区百利种苗公司参观。该基地占地280多亩,是厦门市同安区农业高科技龙头企业。走进农业基地,心情轻松愉悦。与上午参观的基金聚集地感受“好厉害”不同,此时此刻是“好舒服”,似乎身体接住了地气。绿油油、平整整的各种蔬菜秧苗在大棚生长着,有生机,有活力,充满了能量。走进草莓和西红柿生长基地,负责讲解的项目负责人一声“大家可以摘下尝尝”,终于伸手摘下那鲜艳欲滴的小水果,一颗,两颗,舍不得多摘,放到嘴里,慢嚼、细品,那种鲜气、香甜和酸美的口感,太享受了。
小西红柿课程间隙,来到学长所在单位,拜访学长,参观学习。学长楼下迎接,引领我们走进单位大厅,“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书画作品展”映入眼帘。
书画作品大家、名家和爱好者各展其能,群英荟萃,各种字体风格风采迥异,但久久归一,看得我眼花缭乱,喜不自禁。学长安排宣传群工部一位青年员工为我们讲解,了知一二。
从书法展厅进入电梯,直接到六楼图书室。在这里,我被惊讶到了。那种整洁、那种素雅、那种书香、那种温馨,扑面而来,使人心灵宁静,流连忘返。
他们这个图书室与厦门市图书馆共建联建,定期更换厦门图书馆的500万册图书,并且建有一个电子屏,扫一扫电子屏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收藏阅读几百本书籍。学长让我扫码体验,我随手下载了两本我喜欢的书,收藏到我的手机里,小小贪心使我新奇和兴奋。
图书室来到办公楼高层学长的办公室,室内干净整洁,室外环境优美,令人陶醉。遥望金门岛,那种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学长联系厦门大学金融研究院,我们有幸参观了厦门大学。当我们走进校园,顿时像走进了园林公园。茂盛的树木、鲜艳的花草、开阔的草坪、宁静的湖泊、风格各异的建筑……不愧为传说中的“中国最美大学”。
晚上走出宾馆,打车到海边散步,偶而夜宵。一家别致的素食餐厅,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和同伴一起走进品尝。被那种一体化木色装修和幽静禅意的环境所着迷,吃饭已不仅仅是吃饭,而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滋养。饭后在海边的栈道上散步游走,凉风习习,心旷神怡。
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厦门的旅游业,在疫情过后立即兴旺热闹起来,海边的酒吧餐厅如火如荼,游人如织。
课程之余,与县领导进行交流,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原来不知的底蕴、优点和品质;和其他学员交流,他们的朴实无华、好学积累和对人生以及学习方面的思考,使我深受触动,许多人都已走在了学习思考、追求人生光明的路上。
六天的学习结束了,在登机前,写下这些文字,作为对这次学习的总结记录。
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