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大婚重要还是论道重要?
过去我的认知常常徘徊在是非曲直之间。我认为拥有非黑即白、对错分明理念的人方才能称作是有原则,但在了解王阳明以及王阳明的心学后,我觉得“遵从我心”才是真正的有原则。
王阳明是一个集大成者,但凡这类人物,出生都带传奇色彩。王阳明原名王云,因其祖母梦见祥云笼罩,华光溢彩,随后,在妈妈肚子待了足有十个月的王阳明才来到这个世上,于是他爷爷给他起名“王云。”
王云的爷爷及爸爸都是文人,在朝为官,王云家条件很好,可是这个在祥云笼罩下出生的孩子,直到五岁了还不会说话,这可令王云的家人们十分焦急。
(图片来源于网络)有一天突然出现了个和尚,他摸着王云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这句话被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传送给了王云的爷爷,王云爷爷反复思考领悟,将王云的名字改为“王守仁”,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王云不仅会说话了,还能将爷爷时常诵读的文章一字不漏地背下来,王云之前虽口不能言,但脑袋一直在用功,王云如此好学,家人都高兴不已。
常言道:“术业有专攻”,但王阳明不是,王阳明不仅爱好文学,也很热心武功。史书上未曾记载王阳明是否有东汉末年曹操次子曹植七步成诗的能力,但王阳明在第一次科举落榜,有人安慰他说,下次一定能够考上,你先来写一篇庆贺高中的诗赋吧,不多时,一篇洋洋洒洒的庆辞便诞生了。王阳明的武功也相当超群,小小年纪便独闯居庸关,考察地形后还可献计平烦乱,这般年少有为,还有谁?
(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我看来,大多年少有为、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的人都是不走寻常路的,这不是说他们走了后门,而是说具有鲜见地个性或个人特色。
王阳明小时候上学的时候,也跟咱们一样被老师问过:“你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咱们的回答可以千奇百怪,五花八门,可在王阳明所处的朝代只有“金榜题名”才是最令人期冀的梦想,王阳明虽也得科考,但他最大得梦想并不是考中状元,而是当“圣人”,这时,王阳明十二岁。
也许古人心智成熟的早,十二岁时便有成为圣人的想法,并开始以圣人的思维行为方式要求自己。
圣人不应该是最讲求礼数的么?可王阳明在成婚当日可以说是相当没有礼数了。
王阳明的结婚对象是王阳明父亲的同僚的女儿。在结婚当日,宾客盈门,锣鼓响天,嘈杂热闹的声乐下,是如热锅上蚂蚁的一群人。为何?新郎官王阳明人不见了!王阳明并不是对婚事不满意逃婚,而是在婚时未到在外闲逛时,遇见一个道人,王阳明便与其交谈、论道,不知不觉间时间便流逝了,当家里人找到王阳明时,王阳明才想起来今天是自己的大婚之日,赶忙回到家中,便登门到岳父家道歉。岳父也知晓王阳明做过不少这样的荒唐事,并非有意给他难堪,姑且就原谅他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有一句话是:“朝闻道,夕死矣”,所以能够理解王阳明沉迷道中的行为,可是在大婚当日不出现,宾客苦等不说,给新嫁娘也会带来很大的伤害吧?这难道不是王阳明礼数不周吗?
我想,王阳明若面对此诘问,一定会说:“吾心有愧,但彼时心外无物,一心全在道上了。”
我是妍兮,一个有着超多梦想并坚信都能实现的热血女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