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注意力与自我的相互塑造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书笔

2023-01-19  本文已影响0人  海阔天空_1c02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书目】《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作者】[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理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

【版次】2017年12月

【出版】中信出版社

【内容】第二章 控制意识,改善体验的品质

从事任何需要集中全部注意力的活动,时间感都会变得紧凑。不仅时间集中于一点,更值得注意的是,能进入知觉的资讯也受到严格管制,平时自由出入脑海的恼人念头都暂时遭到封锁。
在目标明确、能够得到即时反馈,并且挑战与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人的注意力会开始凝聚,逐渐进入心无旁骛的状态。由于心流发生时,人必须投注全副精力,意念因此得以完全协调合一,丝毫容不下无关的念头或情绪,此刻自我意识已消失不见,但感觉却比平日强烈,时间感也有所扭曲,只觉得时光飞逝,瞬间已过数个小时。一旦整个人的身心都发挥到极致,不论做什么事都会价值百倍,而且生活本身就会变成目的。在身心合一、专注的情况下,生命终将获得极致的发挥。

心流是可以通过训练得来的,控制意识,感受最优体验。

体验取决于我们运用精神能量的方式, 而这又牵涉到目标和意图。外在因素当然也有助于改善人生, 但即使是这些美好的事情, 也必须先在意识中取得一席之地, 以积极的方式与自我建立联系。才能对生活品质产生影响。

内在失序是资讯和既定的意图发生冲突, 或使我们分心, 无法为实现意图而努力。所有失序现象都强迫注意力转移到错误的方向, 不再发挥预期功能, 精神能量也窒息了。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内在秩序。

熵增定律——每当资讯对意识的目标构成威胁, 就会发生内在失序的现象, 也可称之为精神熵。它会导致自我解体, 使效率大打折扣。精神熵反面是最优体验。

当我们将精神熵降到最低,便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此刻、当下,拥抱确定性。

人最困难的是改变自己,最需要的恰恰也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从减少内耗,降低精神熵起,一定会更持久、更有效。

流动的最优体验——最优体验出现时, 一个人可以投入全部的注意力, 以求实现目标;没有失序现象需要整顿,自我也没有受到任何威胁, 因此不需要分心防卫。一个人若能充分掌控意识, 尽可能创造心流体验, 生活品质必会提高。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最优体验,实现自我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