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精益创业》:测试

2021-01-16  本文已影响0人  初心BW

一个最小化可行产品(MVP)有助于创业者尽早开启学习认知历程。它用最快的方式,以最少精力完成“开发—测量—认知”的反馈循环。传统的产品开发通常要耗费很长的筹划时间,反复推敲,尽量把产品做到完美。

与之相反,最小化可行产品的目的则是开启学习认知的流程,而不是结束这个流程。而且最小化可行产品并非用于回答产品设计或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以验证基本的商业假设为目标。

案例:Groupon是史上成长最快的企业之一,它们的主营业务是做团购。但当时创始人原本打算让公司成为一个“集体行动平台”,称为“热点”。目的是把人们聚集在一起,解决一些独自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成效大失所望。直到2008年末,公司决定开始一些新的玩意儿,就是大家一起团购商品。

最初团队缺钱,他们就自己在网上发帖子。比如“进货的T恤衫是红色,大号。如果你想要其它颜色或尺寸,请发电邮给我们。”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很喜欢。

后来他们又以PDF文件的方式呈现它们的商品,直到第一年七月,他们才把产品合理地拼凑在了一起。手动生成PDF文件、简单的博客,已经足够把Groupon推向破纪录的成功了。称为史上最快实现10亿美元销售收入的企业。

最小化可行产品的经验教训在于,不管某项工作在当时看起来多么重要,只要在开启认知流程所需之外的,都是浪费。

1.视频式最小化可行产品

当我们的产品特别复杂,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投入。这时,你可以假设产品已完成。顾客要如何使用它呢?你拍个视频,一边讲,一边演示。让人明白产品的效果,就能达到你想要的结果了。

2.贵宾式最小化可行产品

在美国有一家“桌上美食”的公司,公司制订每周菜单,并根据用户和用户家庭喜好,开列食品杂货店的清单,寻找最划算的食材,送到顾客家里。

最初,创始人兄妹在做“桌上美食”时,说服一位大叔成为他们唯一的顾客,这位大叔受到了贵宾式待遇。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最大的收获就是优化产品 。他们在不断地调整公司的服务方式,优化公司的产品和种类。然后,一点点扩张,最后成为一家大公司。

在贵宾式最小化可行产品的情形中,个人服务不是产品,而是企业增长模式的一种学习认知活动,用于检测信念飞跃式的假设。

3.人工替代系统

在公司创立之初,很多创业者将大量的时间、金钱投入到一系列功能性产品软件中。

但是,当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为什么不让人工来做呢?当你验证了价值假设和产品假设后,再进行资金投入也不迟。

4.质量和设计在最小化可行产品中的角色

最小化可行产品最烦人的地方之一,就是对传统质量观念的挑战。

现代生产流程以高质量作为一种提升效率的方式,他们遵从质量管理大师爱德华·戴明的格言:顾客是生产流程中最重要的部分。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全神贯注于顾客认为有价值的生产结果上。

但这些对质量问题讨论的前提是,企业已经了解哪些产品特质在顾客眼里是有价值的。而新创企业的这种假设是要冒风险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甚至不确定谁是顾客。因此对新创企业而言,应该信奉的质量原则是:如果我们不知道谁是顾客,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质量。

即便是“低质量”的最小化可行产品也能为开发高质量的产品服务。所以放心大胆地去尝试,在这个过程中记住一个原则:放弃与认知无关的一切功能流程和努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