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学习笔记

有条理,很重要--探索型分析VS解释性分析

2022-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谢九思

我——就是简报的主角,说故事的人。
一场简报之前,先别忙着打开EXcel的图表功能,了解你要说什么股市,谁给谁听,怎么说,理清楚,才不会说废话,做白工。
日常工作中,作为数据分析师,经常要做日报,周报,月报之类,通常还需要约面对面与大家分析数据分析报告。如何做一场好的数据分析报告呢?

下面是我的一些工作总结与见解:

  1. 搞懂报表的使用场合
  2. 不把报表当成提词器,而是当成故事书
  3. 辨别我要说的故事给谁听,他们最关心什么事情
  4. 不废话的技术:把报表浓缩成3分钟故事、1个核心概念

探索型分析VS解释性分析

探索性分析是整理资料,判断什么内容可能值得强调的过程。进行探索型分析就想扒开牡蛎找珍珠一样,我们可能扒开了一百克牡蛎(测试一百种不同假说,或以一百种不同角度检视资料),才找到两个珍珠。到了与听众交流分析资料时,我们就必须进行解释型分析,解释特定的事物,也就是你想说的特定故事——内容说不定与那两颗珍珠有关。

容易产生的误区:上台分享数据前,并不是只呈现与探索型分析资料即可(直接呈现资料:完整的100颗牡蛎),应该呈现的是解释性分析资料(必须花时间把资料转变成听众能够吸收的资讯:那两颗珍珠)

我初始在做数据分析时,经常有股冲动想要把所有的东西都塞给听众看,让听众看我花了多少心血,以及这份分析多么完整。后来才发现,我只不过在逼着听众把所有的牡蛎都再扒开一遍而已!

我应当将我的演讲集中在听众需要知道的资讯,也就是我找到的珍珠。

当然在做讲演之前,有几点我必须弄清楚:
1、我沟通的对象究竟是谁?
2、我希望听众知道什么?做出什么行动?
3、该如何使用资料来诉说我的论点?

以上是我对于讲演数据分析的一些想法与总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