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想 散文 • 书评 • 小说 • 诗 散文随笔专题投稿

穿越古今话丰收

2018-10-09  本文已影响217人  大唐小筑

        中国自古以来农耕贯穿于上下五千年。丰收是全民族美好的愿景,也是全民族自古以来的丰收梦、中国梦。自从“春种一粒粟”就期待着“秋收万颗子”。

        其实丰收是一幅幅丰满的画面。《诗经》《伐檀》篇有云“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采薇》也说“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丰收是孟浩然笔下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丰收是白居易看到的麦收场景“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丰收是范成大眼中的“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丰收是马致远笔下的“渔舟唱晚”图 鸣榔罢,闪暮光,绿杨堤数声渔唱。 挂柴门几家闲晒网,都撮在捕鱼图上。丰收还是洪湖上的“四处野鸭和菱藕啊,秋收满畈稻谷香。”

        丰收还是一种奋斗,一种组团奋斗。 丰收是李绅印象中的“锄禾曰当午,汗滴禾下土”;丰收是范成大的“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丰收是翁卷心中的“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丰收是辛弃疾看到的“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丰收是一种坚守。《三国演义》曹操下令践踏田地作物者斩首,结果自己马受惊踩到麦子,最后以发代首,以示军法严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国遇到了罕见的三年自然灾害,峻青在《第一场雪》中期盼着“瑞雪兆丰年”“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借梅花抒发全国人民战胜自然的坚韧。“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丰收还代表着一种奉献。抗战时期,冼星海写的歌曲《二月里来》中写到“二月里来呀好春光,家家户户种田忙,指望着今年的收成好,多捐些五谷充军粮。”著名的竹笛曲有《扬鞭催马运粮忙》,二胡曲有《喜送公粮》电影《青松岭》上唱到“长鞭哎(那个)一甩,嘚嘚地响,赶上大车出了庄……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

        丰收其实还是一种传承,一种正向引燃。范成大说“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新教育也有“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的理念。像我们学校大家都在播种“博雅文化”的种子。所以才有了一批批的博雅教师,培养出了一批批博雅学子,建构起了博雅校园。

        相信有了先进的文化引领,丰收将是全民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丰收是一种自然状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