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修心课》第2课(1)| K11-7/15
本书第二课,在开始的几个小节里,都在强调“回归内心”,说实话,我不太能理解,感觉比较形而上。
惠能在大梵寺讲授佛法,开口第一句话,就请大家把心静下来。
这就回到先有鸡和先有蛋的问题,我如果能把心静下来,我为何要求佛,如果我不求佛,我又如何能把心静下来。
惠能的说法是:
先回到自己的心灵,再来念佛,而不是企图通过念佛回到自己的心灵。也就是说,只是靠念佛并不能把我们带回到自己的心灵。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先回到自己的心灵?
有一个朋友最近失业了,这让他很痛苦,因为他最后一份工作是他转行后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但是他在这个转折点折戟而归,让他觉得自己的才能被否认了,进而觉得一切的奋斗都没有什么意义,反正理解自己的人那么少,甚至,连自己都无法确切地知道,自己转行是否是对的,到底是否擅长后来的行业,在这个行业能扮演什么角色,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在折磨他,让他每天在颓废和自责中度过。
于是,他一边将希望寄托于有“局外人”能点破他的迷局,最好是一句话告诉他:“不要犹豫了,没错,你就是适合你想做的,你会做得很好。”一边又无法忍受“积累期”,就像儿歌里唱的:
我从山中来 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 看的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 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 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 夜夜不相忘
期盼春花开 能将宿愿偿
满庭花处处 添的许多香
他对他的兰花,也就是他的“才华”投注了太多的期待,却因为暂时得不到回报而焦灼不已。
在这件事情里,我觉得回归到自己的心灵是个抽丝剥茧的分析过程,即——我到底想要什么。
我是想要投入到喜欢的工作领域,还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是想要享受与兰花相伴的过程,还是想要“期盼春花开,能将宿愿偿,满庭花处处,添的许多香。”
如果只是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才能的肯定,很简单,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上去,而如果是要投入到“喜欢”的怀抱,又怎么会因为“喜欢”而心生烦恼呢?
近一步地,别人的肯定是什么?
是随口的安慰,是因为被需要而产生的温暖的感觉,是“好为人师”的虚荣,是转瞬既逝的一个念头。并且当我们有所困惑的时候,没有人回去咨询讨厌我们的人,大部分人将心绪系在关爱我们的人身上,因而得到的评价,又多半失之客观。
因此,别人的肯定是什么?是客气,是关爱,是虚荣罢了。
而这世间,又有何种答案,能真正客观而又准确地直抵问题的核心呢?
所以在这里,我理解惠能的回归心灵,是清除了所有向外索求的欲望之后,自己能提供给自己的平和喜乐。
我看过一段仁波切的访谈记录片,里面有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分享给大家:
仁波切说:我其实是个普通人,我只是相信自己有佛性,并且愿意把我所有所知的,分享给世人。
实践一下:
试着填写以下这个句子:
我想要……然而……
然后观察一下,当我想要但暂时无法满足时,我产生了如何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