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学习体会点滴

2024-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快乐大拙

越读越觉得阳明先生的《与辰中诸生书》内容太丰富了,先贤的大智慧太伟大了。仅最后的一段文里,就有这么多的至宝箴言,就像先生说的“此数语宜书之壁间,常目在之。”真的可作为我们的座右铭。

我对名与利、谦虚与傲慢、求同存异、举业与求知、洒扫应对中精义入神等有以下感悟:

1、无我利他。

先生说“为名与为利,虽清浊不同,在其利心则一。”不管你是为名还是为利。虽然清浊不一样,但是求利的心是一样的,我们要时时刻刻反思自己这颗心,到底是良知之心还是自私之心?如果是一颗自私之心,我们所做的一切最终都会没有任何收获,反而会越做越累。所以,不管是求名还是求利,都要勇于担当,真正的诚信利他,带着一颗无我利他之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2、人生大病一“傲”字。

阳明先生有一句经典叫人生大病一个字“傲”。我们要笃行谦卑,谦受益,满招损,闻谦是福,任何时候不能够有这种自以为觉得自己很厉害的感觉,即便是成功了,我们也不能让自己内心骄傲起来,我们看看身边那些比我们做的好的人,甚至我们要升起一颗惭愧之心,只有这样一颗谦卑之心,那我们才能够不断的成长和进步。毛主席也有一句名言,就是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不求异于人,而求同于理。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千万不要标新立异,觉得我一定要跟别人不一样,这就是私心在作怪。要以良知和天理作为做事的标准,不求异于人,而求同于理。

4、不患妨功,惟患夺志。

先生说,举业不患妨功,惟患夺志。就是说你考取功名,不妨碍我们学习成道,你追求事业成功,也不妨碍我们学习之良知,怕的是人们被这个事儿牵制,丧失了自己的志向。这句话说的非常重要,举业不患妨功,惟患夺志。阳明先生跟学生们说,科举知识,不会妨碍我们为学的功夫。同理我们的工作、生活、以及事业,也不妨碍我们致良知。而恰恰是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够致得良知,学习践行知良知,不妨碍我们的工作生活,就像阳明先生所说,只如前日所约,循循为之,亦自两无相碍。

5、洒扫应对,精义入神。

所谓知得洒扫应对,便是精义入神也。这句话的要义是告诫我们,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去立志、勤学、改过、责善,举业和学业两者自然都可以不妨碍,就是工作和学致良知都不妨碍,如果我们真正向着知良知这条道路去走的时候,我们的事业,我们个人成长,我们的人生所有一切都不妨碍它,反而会让我们真正的去经营好我们的人生。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当下去致良知,在洒扫应对这些生活中非常小的事情上去到最细微的时候,就是精益入神,只要悟透了这个规律,所有的事情就会一通百通,精益如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