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的皇太后一孝静成皇后
孝静成皇后是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的第四任皇后,也是咸丰帝的养母。咸丰异母弟爱新觉罗奕忻的生母。
清宫剧《宫锁珠帘》里面有一个一直想当太后到死都没封成的勤太妃,就是借用这个故事。
道光五年(1825年)博尔吉济特氏选秀入宫,初封静贵人,道光六年(1826年)生道光次子爱新觉罗奕纲,晋为静嫔,道光七年(1827年),封为静妃,道光十年生道光第六女寿恩固伦公主,道光十二年(1832年),生道光第六子恭亲王奕䜣,道光十三年(1833年)晋为静贵妃。
道光静妃按这个生子速度,孝静应该还是蛮受道光宠爱的,可是为什么一直没有成为皇后呢?
我们再来说说咸丰帝的生母,也就是道光的孝全皇后,她也是道光生前的最后一位皇后。
孝全成皇后钮钴禄氏,满洲镶红旗人,(后抬入镶黄旗,道光二年1822年入宫,初封全嫔,道光三年(1823年)封为全妃,道光四年(1824)年封为全贵妃。
从进宫开始,一年升一级,这速度堪比火箭。说眀道光对这位皇后的感情很深。
道光二十年正月初一,孝全成皇后崩逝,深爱的皇后去世,道光帝十分心痛,并从她去世日起,道光帝就冠摘缨,穿青长袍褂十三天,并亲赐谥号为孝全皇后。
她的孩子即后来的咸丰帝(时年十岁),便交于当时为静贵妃的孝静皇后抚养,四月封为皇贵妃,和她的亲子后来的鬼子六一同长大。
直至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1850年2月25日)道光皇帝去世,孝静一直是一个拥有着协理六宫之权,却怎么升都升不上去的皇贵妃。
为什么咸丰不愿意封她为太后呢?
因为孝静生了一个文采武功样样高于自己的儿子奕䜣,由于经历过道光晚年的立储风波,咸丰对奕䜣这个从小形影不离的玩伴也不得不有所忌惮,更何况他是道光生前亲封的恭亲王。
对于亲生儿子,孝静理所当然有所偏袒,加上道光帝生前一直没给她一个顺理成章的皇后,她只有通过儿子当皇帝来谋求一个圣母皇太后的资格。
可上位的不是她的亲子,而是她养育十年的养子,到头来也只是依着皇太后的礼制奉养她,却给她一个康慈皇太妃的名号,让她移居寿康宫。
而为什么要选择咸丰为帝呢?除了"仁孝"之外,怕也有"子以母贵"的原因,这和为什么不立孝静当皇后,怕是同一个原因。
因为如果立了一个人当皇后,那太子一定要是皇后的儿子,否则会引起巨大的争端,而由于道光皇帝对咸丰生母孝全皇后的深情,也许在她死的那一刻,他就在心里暗下决心,此生不再立后。
所以后来, 道光帝下旨,静贵妃只能葬在帝陵妃园寝。
这道旨意的颁布,也就意味着,静皇贵妃此生与皇后无缘。
而对于心爱之人留下唯一的儿子,道光定是万般怜爱,疼惜之情,犹如见到其母。
因为死掉的是最心爱之人,所以不再立后,而把心爱之人的儿子立为太子,尽管知道他各方面能力都很平常,而皇贵妃的儿子,文武双全,才智过人,道光最后的纠结,在想不想与应不应该之间。
咸丰帝所以即使咸丰登基,在没有祖宗先例的情况下,也无法逾制封自己的养母为太后,因为毕竟先皇的皇后,是自己的生身母亲,而作为既是嫡子也是长子的咸丰爷,他也就只能封一个太后。
所以这位既不是皇后也不是太后的,尴尬的太妃,所有的心愿,也注定只能在死后完成。
咸丰五年七月初一,康慈皇太妃病重,尊晋为康慈皇太后,同年七月初九薨逝,谥号为孝静成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