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婚姻育儿

孩子,我该如何爱你?

2018-11-11  本文已影响93人  慧心利语

孩子,我该如何爱你?

孩子,我该如何爱你?这是我从参加心桥班以来一直在问自己的问题。

我不断的在反省我自己的教子模式、我跟孩子沟通交流或者相处的状态。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我一直以为的我爱孩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我表现出来的好像都不是那样的。

我也开始关注周围的家长和孩子,我发现很多家长跟我犯了一样的错误!

比如:

我看到几个月的小婴儿在边看动画片边被婆婆喂饭。看到宝贝那么听话,婆婆笑开了花:“我孙子,就是乖”。可是这样的孙子以后会怎么样呢?婆婆在表达爱吗?

我看到母女三人在吃饭,母亲喂着三四岁小儿子吃饭,小儿子悠闲的等着喂,可这位母亲嘴里却吼着骂着强迫着另一个六七岁的大女儿自己吃饭。大女儿哭的很伤心还是哽咽着咽下了饭。这样对两个孩子真的好吗?这个妈妈在表达爱吗?

我又看到邻居的小男孩因考试的成绩不好,被爸爸狠狠揍了一顿。小男孩会不会想:爸爸到底爱的是我还是分数呢?这个爸爸在表达爱吗?

我看到一位妈妈,已经成年的女儿每天睡到十点后,这位妈妈早上上班前就把早饭做好,中午买菜回去煮午饭。午饭吃不吃饭还要看女儿的心情。这个女儿以后会担当责任、孝敬父母吗?妈妈是真的在爱女儿吗?

等等等等,很多情况,这些家长不爱孩子吗?肯定都爱,爱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抱在怀里都怕摔了,可是他们的行为是以爱之名行害之事。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语言:

“我们这辈是不行了,我们家就看你了,儿子!”

“你看你们同学谁谁谁,那么爱学习,你一天到晚就知道玩,长大了你能做什么呀!”

“小祖宗,算妈妈求你了还不行吗?”

“我们又不是老师,又不是大学生,把儿子送到学校就是让老师你教他的。”

“我没时间管孩子呀!我得给她挣钱,不然怎么过日子?拿什么让她上学呀!”

“宝宝,爸爸不听话,打他!”

“儿子,这个期末你考到前五名,妈妈给你买个大礼物!”

“没有原因,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你是霸王,谁管得了你呀!”

“孩子是我的,你管不着”

“早知道你这么不听话,当初生下来就该捏死你!”

“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

“你看看你那熊样,你儿子那么差都是遗传的你!”

“女儿,如果爸爸妈妈离婚,你要爸爸还是要妈妈?”

“孩子,咱家有钱,以后家里这些房子车子都是你的!”

“整天为了你这点作业,我早晚得躺到医院里去!”

听到什么了,是语言暴力啊,虽然让人头皮发麻,可都真实的存在我们的生活中。

如果你是孩子,听到这些话,会是什么感觉呢?一棵草,土生野长,也有它的风采;要是落到不会种养的人手里,却要枯死。一个孩子要是降生到不懂教育的父母家里,就会生出麻烦。所以,有那么多的孩子成了啃老族、败家子,有那么多孩子走向犯罪,也有那么多的孩子踏上了不归路。

为什么父母内心爱孩子,却要这样的伤害孩子呢?因为,很多父母不懂,他们不知道做父母是要学问的,他们不知道孩子是要培养而不是饲养的,他们也不知道孩子成长是有规律的。他们更不知道爱孩子也是要学习的。

曾经,在这些场景和语言里能够看到我的影子,我原来是一个虎妈,是一个控制型的妈妈,是一个打着“我都是为你好”的幌子来要求女儿的妈妈。我对教子不懂,对自己不够了解,对女儿的成长干预太多,正向的引导太少。造成家里矛盾不断,冲突不断。小的时候女儿很听话,但慢慢的,她不那么听话了,慢慢的她不听我说了,慢慢的开始在我面前关门了。我感到了棘手,感觉到孩子难教了,我变成了一个焦虑的妈妈。我一直在寻找可以学习和女儿相处的方法的地方,我学到了很多育儿的工具,明白了一些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但因为对自己情绪等掌控不够,使用工具的时候困难重重。

很幸运我找到了责商教育,责商教育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办法让我有章可循、有法可用。原来复杂的问题可以变得很简单,思维一变一切都豁然开朗。进入责商,参加了家长精品班之后,我发现我做错了,整个教子的方向都错了或者说我根本就没有方向。参加了家长心智班之后,我发现我以前太不了解女儿太不了解孩子了。参加了心桥班之后,我又发现我以前跟女儿的相处模式错了,我以前根本不知道如何爱孩子!孩子我该如何爱你呢?

看到谭院长培养儿子的过程,听了系列课程,我觉得我明白了。

我们该如何去爱孩子?

以孩子可以接受到、能够感受到爱的方式方法去爱。

心桥班里学习了跟孩子如何搭建心桥,我学到了要缩短心距达到心聚,知道了上推下切平移,刚性原则柔性表现,智慧与理性并存。但如果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开口说话怎么办呢。一切都要建立在与孩子有很好的连接的基础之上。在讲师班又一次学到谭院长为儿子付出的一切的时候,我终于恍然大悟:我觉得为女儿付出了时间付出了金钱付出了心血汗水,但效果不好,那是我不够用心,谭院长才是付出了对儿子所能付出的一切,更多的是爱,发自内心深处的那份爱,关键是能让孩子感受到、能让儿子接收到,能让儿子也强大起来的那份有力量的爱!这个才是关键!以前,我觉得我付出的是真心是爱,可孩子感觉到的是什么呢?可能是指责谩骂、可能是打击、可能是不屑、不信任。总之不是爱,所以有心距,所以有隔阂,无法搭建心桥。爱孩子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能感觉到接收到,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力量,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父母爱的滋养下强大起来。

谭院长的爱,力鸣老师感受到、接收到了,从他的中考作文《心灵拥抱5000次》、《我的心灵成长18年》以及力鸣老师的表达中就可以感觉到。力鸣老师前几天也在微课里说了:爱,要用行动表达,不是只是想想,要有强烈的意愿,从而愿意去付出行动。

仔细思考与接近青春期的女儿相处中她的需求,我发现她说的最多的是:你根本不理解我。可我认为我是理解她的。我是非常爱她的。那原因可能是我理解的不够或者是她没感觉到。我需要做的是让她多讲,我倾听和支持。

找到了目标明确了方向,我就计划见到女儿的时候我就要明确的表达我对她的爱和支持,以让她感觉到接收到为目的。上周四,女儿回来收拾研学的物品,在回来的路上就不高兴,她表达的是,一个小组的四个同学,三个都要带智能手机出去,就她不让带,只能带电话手表。同学觉得她不带手机,他们小组的平板就让她带,但平板是微信QQ都不能安装的,她非常的郁闷。

如果是平时的我,马上想到肯定不能带手机出去啊,电话手表多好,能看到她在哪还随时能联系她监控她(此处有奸诈的笑)。带手机出去跟同学一玩可能把研学的任务都耽搁了。而且还想到不能让她有跟同学的攀比心。我会开始讲我的想法,我会觉得作为妈妈有义务让她知道这些道理。但我也知道那样她会关闭耳朵听不进去,还会觉得我烦。

所以,我尽量的去想她的感受,去理解她,默默的陪着她。确实是,如果是我在她的位置,我也会非常期望跟同学一样带手机出去。我也了解女儿,如果我决定真要给她一个智能手机带上的话,她也会考虑再三,可能也不会带的。但她的心情需要被看到。于是,我很耐心的陪着她,表示对她感受的理解。

她调节好自己情绪之后回家收物品,收一会儿又觉得郁闷,我去跟她说话她会烦躁的让我走开。我没有像以前那样因为她对我的态度而纠正教训她。让我走我就去做我的事了。她把自己关在房间一会儿就走出来继续收拾了。等到睡前,状态就好起来了,她趴我肩上跟我一起把带队的老师的电话都存好。还主动的说:妈妈,我先去睡觉了,你也早点睡。确实不早了,等我睡的时候,去看她,发现她的门虚掩着。应该是已经睡了。

第二天中午,要出发了,女儿在门口忽然来了一句:“妈妈,我不在这几天,你要辛苦一下了!”还抱了一下我。太让我意外了,这个周末她不在家,我应该感觉更轻松不是吗?女儿却说她不在这几天我要辛苦了。但管不了那么多了,她能这样体谅我可温暖死我了。我赶紧说:“妈妈没事,妈妈不辛苦,女儿出去也辛苦。其实我们都是在忙我们的事,都是为了让我们自己更好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辛苦。”

在路上,她还有点低沉,然后轻轻的说:“妈妈,这次我在家没做好,发火的时候比较多,我没有掌控好自己的情绪。”女儿的这句话,又把我的心都化成蜜了,眼眶都湿了。这可是破天荒的主动体谅我,还自觉自发的主动找自己的责任了!而她感觉到的这些责任,这一次我都没有任何的不适。也没有觉得她做的不对。

谭院长说,孩子都是天使,是来拯救我们的。我这次真的感觉到了。送走女儿,我久久的沉浸在这种幸福之中。孩子真的很简单,当她能感受到理解和支持的时候,感觉到我们对她的爱的时候,她比我们更懂事,更有担当。

回想起她这次回来的整个过程,我意外的发现,其实女儿从晚上睡前状态就不一样了。

我睡前发现她的门虚掩着,平时都是她不想让我进去,把门关的死死的,而我睡前都会进她房间一次,然后把门开一条缝。这次她主动的没关严。我想是为了配合我。

早上,我去喊他起床时,她没有像以前那样没睡醒样,而是非常清醒,回答的也很干脆。我说十五分钟后吃饭时,她也爽快的答应了。平时都要讨价还价的。当我确认他是否能够按时吃饭时,她让我放心。没有了平时的拖拉。

收拾物品时,我催促她,她也没有生气。

因上街购物回来时间有点晚了,中午煮的面条给她,她吃的时候没有挑三拣四,就吃了几口就匆忙走了。走前还嘱咐我回来好好吃饭。

总之,一梳理,我看到了一个更懂事的女儿。

我想,女儿是感觉到了我的爱,接收到了我的真心。感觉到了我对她的理解和支持。

爱孩子,就要以合理的语气对待孩子。

与孩子相处的时候还要注意自己的情绪,注意与孩子说话的语气,不妄加评判,只描述事实。特别是对于大点的孩子来说。

很多父母会说,孩子是我生的,我对他了解的很,他的任何小九九都逃不过我的慧眼,妈妈可能会说:“我还不知道你,你就是想借手机学习英语的机会耍游戏聊QQ嘛!”可是,你说出来的是孩子的真实情况的吗?就算是可能是真的,孩子会认可你吗,你的这些语言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我最近就体会到了这样被说的感受,当然我被下结论的语言还没有这么直白。

这个感受来源于我跟爱人的相处中,自从女儿上初中住校后,我跟爱人的沟通交流多了,可是慢慢我发现,我们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困难,会经常有争论出现,刚开始少的时候还可以用下1:99,可是后来争论多了,就变成争吵了,家里没有外人也就放开指责了。很多人会对我说,现在孩子住校了,你们可以过下二人世界了,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都会开玩笑的说:最大的感受就是现在吵架可以放开去吵了。吵的结果很多时候都是两败俱伤,我气的时候真的想把他当成一个足球从家里踢出去,估计他跟我一样的想法。但很多时候,我的感受是委屈。把我们争吵的过程录下来再去收听的时候,我发现很多时候争吵都是他在给我扣帽子,他会说:你感觉***,你觉得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你不听我的话,你觉得我****,比如说一次我开车时忽然想起给女儿打个电话让他帮我打,他不,他说:你是想打电话监督一下娃娃嘛,要相信娃娃,给她自由。我就觉得特别生气、委屈。我只是想让女儿帮我取下快递而已,

好在我们都还能够看到我们存在的问题,我们也知道我们还是对家庭、对孩子有着共同的目标。于是就总结思考,他分析出来的是:他更多的是想给我讲大道理,但一开口讲就好像按到了我的开关按钮,我马上会在他面前竖起一面墙,根本就不听,同时呢,我会使劲找他的漏洞,找到漏洞就赶紧揪出来。

我分析的是:我们两个互不相让,沟通或者争吵的时候是各自在平行线的两条线上,相对恶狠狠的看着,他向我刺一矛,我赶紧用盾挡住。我仔细思考,觉得我更多的争吵是为自己辩解,对他对我的感受的理解进行反对。这种反对在他看到是我听不进去他的话。前一段时间,我说的最多的就是:你凭什么知道我的感觉?我的感觉只有我自己才知道,你说的都是错的!

好在有一次争吵后,他外面去转了一圈,性情大变,给我说了一番感动我的话,他说:我以后还准备学点东西去帮助别人的,结果我发现我连你都还没有帮助好,连家都还没有处理好,怎么去帮助别人呢!所以,我要好好对你。

虽然话不好听,但目标是好的,跟我一致,我也就放松了。他的这种态度让我不再对他针锋相对,他也确实在用他的目标约束自己,但很多时候他对我的评价仍让我心里委屈,仍想为自己辩护。一次,他把他写的东西发给我看,我看到他在写到我的部分时还是觉得不舒服,好在当时心情比较好,没受这种不舒服影响,随手就把我感觉不舒服那部分改了一下,改成让我感受好的说法。发给他了。

第二天早上,他郑重的向我道谢,说我给他改的很好,我问好在哪里?他说:“我原来写的好像是在评判你,你改了之后就是描述事实了!”

哎,这句话提醒了我,让我豁然开朗!对呀,这就是他原来一贯的语气,他在评判我!我为什么感觉那么委屈?那么难受?那么想为自己辩解?还有那么多抱怨?因为他很多时候都是在评判我!我觉得自己不是他评判的那样的,所以感觉受伤害。我感觉我一下找到了我们关系的症结,也仿佛看到了另一片天地。

我感觉到了在关系中,不管是夫妻关系或者是亲子关系,被评判的感觉,非常的难受非常的委屈非常的想逃离。这或许就是很多家庭矛盾重重的原因,这或许也是很多孩子不想跟父母沟通的原因。父母一方很多时候自认为对孩子了解,妄加评论孩子的行为,盲目猜测孩子的动机。其实,这是最最伤害孩子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里就是这样说的:不要去评判别人,因为你没有经历过别人的经历。你再了解孩子,你都不是孩子,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有思想,就算你说的大部分是正确的,他也会强烈的反对你所的,从而让自己陷入情绪里。

而陷入情绪里是容易让人蒙蔽一切的,就会忘记自己的初衷和梦想。

我其实在几年前就了解到评判与描述的关系,当时感受特别深,也在生活中践行,自我感觉基本能做到相对客观的看待事物。可是,当爱人对我评判的时候,我怎么就没有感觉到他在评判我呢?是因为,我听到他的评判就一头栽到了负面感受中去了,完全找不到自我,也就不能理智的思考问题,也就一直苦苦的挣扎着。《大学》里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够安静下来才能思虑周全,才能有所收获。

所以,我觉得孩子的很多情绪或者说孩子的很多不良的行为,是因为我们表达的语气不好、我们说的话太专断、不客观、带评判。孩子原本都是向上的,都是正能量的,像一棵树苗一样,他为什么会长歪了呢?多数是因为我们的语言暴力,妄加评论。

自从找到我们交流的障碍之后,我和爱人就很注意了。在我们说话后,对方如果觉得有评判,就会说:你是不是在评判?你是不是在抱怨?另一个想一下,好像是的,就说:是的。然后就皆大欢喜。这个发现让我们更容易的做1:99了。

非常喜欢樊登说的一句话:为什么人们喜欢在大自然中放松,因为大自然对你没有评判。

所以,我们该如何爱孩子?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语,不凭自己的一时说着痛快就随意的伤害孩子,用心去体会孩子的感觉,让他们时刻保持一种自然的状态,他们才能理智的思考,接受父母可以提供的帮助,勇敢的面对问题。

爱孩子,我们还需要学习。

通过学习,了解孩子,知道孩子的成长规律,走在孩子成长的前面。不学习就不会知道孩子每个阶段的特征是不一样的,不学习就不会知道孩子的问题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通过学习,引导孩子,做好她的人生导师,给孩子一个学习的氛围,好的染缸。孩子知道我们在学习在改变,他们也会努力的。

通过学习,成长自己,强大自己,掌控自己,让自己情绪更稳定,能够淡然面对孩子的一切状况。让我们自己变得越来越丰盈,让自己越来越通透。女儿知道游戏的危害,她不去打游戏,但研学过程中班级几乎所有同学都在游戏,尽管她能够理解他们,尽力帮助他们,但她同时还说:“妈妈,我不想被孤立。”这句话让我心疼,我知道,女儿需要思维的引导和引领。如果我不学习的话,我就不知道怎么样面对她,不知道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处理。我还缺少智慧。不学习我也就不知道一切乃教育,我就会丧失很多次临界点的把控。女儿可以通过自己的浅层的意识,把自己的心魔暂时困住,但她旧有的心模,还会在我不注意的时候把她引到偏道上。

力鸣老师说: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是家庭教育,要做好家庭教育只有父母好好学习。但真正做好家庭教育的人不多,因为家庭教育是无时无刻的。只有父母育好自己,才能做到:做孩子的榜样,引领孩子的行为,做孩子的导师,引领孩子的思维!

当你把目标放到去爱孩子时,我们自己就能够理智的去面对孩子的一切。

谭院长经常说: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有教不好孩子的父母和老师。我们父母也曾经是孩子,我也可以说,父母都是好父母,只是很多父母没有去学习和反思罢了。有一个绘本说的是,爸爸下班回来了,但是好恐怖啊!他的头没有回来,爸爸的四肢和身躯在陪着我,可是听不到他笑、听不到他说、感觉不到他的温暖。所以,我们要用脑,用心去爱,让孩子感受到、接收到。

力鸣老师说:爱,要用行动表达。那,我们行动起来,表达好自己的爱,让孩子感觉到,接收到,让孩子强大起来。

孩子,我要用行动好好爱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