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是大学里最蠢的事
昨天,一个自称是金融学专业的大二同学加了学术君的微信和学术君抱怨:马上大三了,但感觉什么都不会、课都很水什么都没学到,未来一片迷茫,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这已经不是学术君第一次收到这样的抱怨了,几乎每隔一小段时间,都会有类似的问题来问我,我理解这种心理,这是理想与现实的极大落差,毕竟当年的天之骄子,怎么能承认自己什么都不会呢?
但不要因此而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这是我们大学生都会经历的阶段,毕竟谁当年没有迷茫过呢,但以学术君过来人的经验来看,解决方法有一个,就是探索发展方向,拒绝无效“努力”。
-01-
学术君认识一个同专业的同学,就住在隔壁寝室,大一刚入学的时候,他一口气加入了我们学校几个最厉害的组织,比如学生会等。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术君也报名了,只可惜由于颜值问题,一个都没过,毕竟面试的时候自我感觉还不错,没过也得找个理由对吧。
学术君经常在宿舍楼下看见这位同学拿着各种杂物,比如凳子、横幅等跑来跑去,有的时候也在宿舍楼门口发招新传单,也有的时候拿着手机打电话,内容差不多都是与各种学长学姐商量着各种活动的策划举办。
即使在课上,他也在专注于跳动不停的群聊信息,老师每次提问到他他都是一副迷茫的神情,说:我还没弄明白。
他以为这就是大学生活的全部,每天忙碌于各种学生组织,有着各种“干事”,“部长”的头衔,看起来真高级。殊不知,这种没有方向的“努力“,没有意义的”忙碌“,才是让很多人感觉自己什么也没学到的根本原因。
虽然是个文科生,但学术君也依然记得高中物理讲过,力是有作用方向的,方向不对,怎么使劲都是白费。
-02-
我曾在以前的文章中举过一个例子,就是有位同学在开学第一天开始就天天泡在图书馆,于是同学们都惊呼她为”超级学霸“。
她天天早起晚归,甚至连她的室友都很难见到她本人的一面,很多同学都是通过她的朋友圈和微博来了解她的动态,因为她每天都会拍几张书的封面和自己密密麻麻的笔记,并配上一句励志的话。
但奇怪的是,她的四级考了三次才过,计算机二级考试已经挂了两次,期末考试总有几门在挂科边缘。
学术君相信,这样的同学也有很多,明明自己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却总也不见成效。
究其原因,就是还在努力为”别人”而学,仅仅想着获得别人的敬佩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殊不知,学习、考证只是自己的事情,与别人毫无关系,把知识真正融化到自己的大脑里,才是学习的真谛。
更别说用手机偶尔来两张照片了,从学术君的个人经验上来看,拍下照片发到朋友圈后,一定会暗暗期待有多少人会给你点赞,再不时点开微信看一下有几个红点。
然后看似在图书馆待了一天,其实真正学习的时间也就那么几十分钟,更多的只是自己的心里安慰罢了。
-03-
很多同学都会说,我真的努力了,但还是没有任何回报。
但请想一想,你的努力是经过自己思考过的吗?在这个时间点,你的努力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说最近要考四六级了,你的努力就应该聚焦在如何提分上,细分拆解开来,听力该如何提分,阅读该如何提分,写作该如何提分。
再细分一点,听力是每天早上听几次?阅读每天做几套?写作每天背几篇?是在不会每天该重点看哪些课程?
而不是拿着所谓的单词书,天天对着第一个“放弃”的单词愁眉苦脸,也不是拿着手机划水,刷着无穷无尽微博上和朋友圈里的信息流。
真正的行动努力,让学习和上进变成自己内在的体系,你就已经胜过绝大多数同龄人了。
请不要忘记,奋力向前,积极上进,为把我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做出贡献,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也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意义。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