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正念——课程回顾
现在回想当初报名参加课程的目的,好像并不是很清晰。
一是崇拜授课的贾坤老师,听参加他课程的伙伴反映比较积极。二是经过上半年的冒险和探索,得到了更多地体贴和被看见,心情愉悦度有了很大提升。不太好的方面是有点懒散,不跟自己较劲儿了,但好像没什么自律的动力。看电影多了,看书少了;美食多了,健身少了;欲望多了,深度思考少了。时间一长,被自己这种松懈的状态吓了一跳,所以也想探寻一种使自己持续觉察、保持进步的方法。
期望通过这次课程,我能够安静下来,梳理所学的道理,了解自己的需求,做到精简生活,把力量聚焦到想做的事情上。
如是正念——课程回顾贾老师提出正念的“3w1h”概念:
what:有意识地觉察(pay attention on purpose)
where:身体(维此永远陪伴着你)
when:一刻接一刻的当下(from moment to moment)
how:不加评判的(non-judgement),如其本来面目地学习。(有些人认为不加评判就是不要评判,而不加评判的意思是意识到自己正在评判,而不对自己的评判进行评判。
修练方法:
一是初“尝”正念。
两颗葡萄干。第一颗葡萄干按照老师引导的方法从触觉、嗅觉、视觉、味觉等分步品尝;第二颗葡萄干综合以上习得的方法,自己灵活运用来品尝。
品尝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加了很多内心戏,比如说触摸中感到葡萄干表皮的粗粝,我就会想到它经历了多少磨难才走到今天……闻到葡萄干酸甜的味道就会想生活就是酸甜苦辣……只有在咬开表皮品尝到甜美的果肉时,我才什么都没有想,活在当下,享受着美味。
这确实是我日常的反映。许多事情我好像习惯于一开始就加入很多附加的“意义”,忽略了“当下”做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意义”。而附加的“意义”反而会让我疲惫不堪,然后我又“坚持”去做,又去想“坚持”的意义……其实,一但事情需要“坚持”,就不在享受“当下”了,做事情的“初心”就被遮盖了。
二是身体扫描。
基本上引导语开始我就睡着了。中间醒了几次,但没几秒钟就又睡着了。老师引导语结束,我又神奇的醒了,而且头脑非常清醒。后面还有一些专注呼吸的练习,我基本上最大的反应都是觉得头昏沉,想睡过去。我给自己找了个理由,头一天喝咖啡没休息好。总结大家关注练习时的状态,大家不舒服的状态主要有:睡,昏沉;分心,想要;不想要。
对于如何面对这些感受,贾老师解释这背后隐藏着人类应对痛苦的两套模式,战或逃,能打就打,打不过就跑。处理掉、消灭掉、解决掉,或者隐藏起来,转移关注,不去管它,假装不在,而且人类也的确发明了许多逃跑回避的方式。但,总有一天,当你无处可逃的时候,还有一条非常道。这条“道”,是去直面,理解,共处,去接纳,和解,臣服,并引向深深的慈悲。
在这里,贾老师提到了“无为”,他用一个个同心圆来分析。事物本身是内圈最小的圆,我们的思维把它一圈圈放大。“无为”就是觉察到我们把对事情思考放大了的过程。
三是正念行走。
这项练习,我的感触不是太深。睁着眼睛走路,很容易分神。闭上眼睛感知每一个关节肌肉的伸拉,倒是还挺自在。可能是之前有过太极跑的经验,所以并没有太不适应。
有伙伴问,一边走路一边听播客可以吗?贾老师用一个禅宗故事(现在记不起来了)回复,结论是可以,但我没理解。
我曾经有一边健走一边听得到的经验,但时间一长就会感到很烦,耳朵疼。也曾经单纯地慢跑,感受呼吸,耳边的风声,脑子清空,心生欢喜。
老师说每个人修行的方式不同,选择自己适合的就好。我也就不强求了。
所有这些方法,都是为了体验“being”无为的状态:
Nowhere to go
Nothing to do
No special to attain
课程总结
两天的课程,体会“身体”和“思想”的不一致。身体永远陪伴着我,诚实地表达;但思想不一定是我的,有时还会欺骗自己。这也让我想起李松蔚老师知乎一个live说到的,你的想法并不是“你”。
贾老师留的作业“一线穿九点”,之前看到过,目的是不要受思维模式的局限。但今天的感受更深一点。许多思维的框架自己是意识不到的。有时人还会为做什么而给自己找许多理由。
中医认为思虑伤脾。思虑是什么呢?现在理解起来就是没有以“清静无为”之心来思考,而是过多去考虑同心圆外部附着的东西了。韩非子曾讲过,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乱。
在过去,感受是我,想法也是我,搞不搞就会生闷气,发脾气,或者直接切断沟通互动。现在,在感受、想法和我之间逐步建立起一个透明的幕墙,保持对身体、念头、情绪的觉察,用“慈爱之心”建立幕墙内外的链接。
我以前有点过度关注外部的评判,鼓励了内心的感受。前面的人生实验室让我模糊明白了为什么不管我拥有多少都感受不到快乐的原因(我好像一直在催促自己,害怕停下来,害怕闲下来),这次的正念课程帮助我找到了回“家”的路。
对于个体来说,一切的原点和归宿都是“我”,也只能是“我”。语言有时是思想的伪装,不停地想去表达,背后可能是对当下的不满。
止语觉察,清静无为,回归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