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决定命运
现在的时代,竞争跨界,随时干扰,永远在线,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在奔波劳碌着,但是似乎天平总不是那么平坦?
现在工作了一段时间,才好像明白了一个道理,并不是自己有多努力,结果就会有多好,刚刚开始上学的时候,老师教导我们说好好读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当时我觉得只要好好努力,肯定会有好的结果呈现,但是却忽略了努力的方式和方向,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失误,这个是有多么愚蠢。
后来到公司之后,发现真正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在学校学的那些东西能用到的简直是屈指可数,但是在学校里的见识却是可以帮助我来快速定位到问题,并且找出问题的答案,在前段时间我们组定了一个考核标准,对于一个问题我们要做到531,5分钟发现问题,3分钟定位到问题,1分钟解决问题,可以说这个考核的出现让组内的同学机灵不少,在项目没有真正的上线发布前,大家都是360度无死角的分析哪里可能会有问题,怎么去解。而这也让大家能够提前预知到危机。所以我觉得这个就非常好,好像当初考试的时候,猜测考试会考哪些题,从而做到心中有数,这其实就是见识
前端时间读了一本吴军的书叫做见识,我发现其实教育的本质好像不是言传身教,而更多的像是一种引导,引导着学生见识到更大的世界,见识到更高明的技术,而这些当初的见识貌似着也就决定了以后的命运。我不是唯心主义者,但是相信只有见过,才会有创新的可能,创新的基础就是模仿之前见到的东西,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进而形成了一个新的东西。现在仔细回想读书的生涯,发现很多的书本上的知识只是基础而已,真正让自己能够受益匪浅的还是自己所主动消化吸收的东西,如果不读研的话,你可能忘了积分怎么搞,可能忘掉高中考试试卷的最后一道大题怎么解,但是这些都是战术上的东西,只要稍微温习就可以掌握,但是应该不会忘掉这些解决的思路和大体步骤,因为这些是战略层面。所以对于我们之前学习的东西,完全可以把思路复制到现在所遇到的问题上,战略控制方向,战术控制深度。
工作之后,大把学习的时间更少,只能多总结,多延伸,多交流。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去充电,但是有时候工作了一天甚至一周又会觉得懒散,想着可以挑个时间专门学习,等那天不忙了再学习,但是有时候就成了明日复明日了,不知道谁说过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我想对于我来说在工作中学习如何工作也最好吧,就这样采用输出倒逼着输入的方式来写点东西,也挺好的,希望以后每周都可以坚持进行自我反省和总结,做更好的自己。figh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