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重

自重 [zì zhòng]
自重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ì zhòng,它指谨言慎行﹐尊重自己的人格;机器运输工具或建筑物承重构件等本身的重量;自珍自爱。出自《汉书·魏相传》。
中文名
自重
定义
自己重视
读音
zì zhòng
注音
ㄗㄧˋ ㄓㄨㄙˋ
释义
谨言慎行,尊重自己的人格。
出处
《汉书·魏相传》
基本解释
1. [conduct oneself with dignity;be self-dignified]∶谨言慎行,尊重自己的人格
2. [be self-respect]∶自珍自爱——常用作书简套语
3. [dead weight]∶机器运输工具或建筑物承重构件等本身的重量
车皮自重[1]
引证解释
谨言慎行,尊重自己的人格。古人云:自重者,尊重他人,方获尊重。
①《汉书·魏相传》:“愿少慎事自重,臧器于身。”
②宋曾巩 《都官员外郎曾君墓志铭》:“其家故贫,然君为人节廉自重。”
③明 方孝孺 《送吏部员外郎龚彦佐序》:“予少行天下,求自重之士与之游而不可得。”
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须知有一种不自重的女子,专欢喜涂脂抹粉……便惹得那些轻薄男人,言三语四的,岂不从此多事?”
自我重视。
①《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论》:“ 欒布 哭 彭越 ,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
②《梁书·文学传下·刘勰》:“ 勰 自重其文,欲取定於 沉约 。”
抬高自己的身价或地位。
①《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太祖 曰:‘ 佗 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②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由是诸侯敢自为旨意,有罗列儿孩以自固者,有开导蛮夷以自重者。”
③《西游补》第九回:“ 行者 又看册子,和议已决, 秦桧 挟 金 人以自重。”
书简习用套语。意谓自珍自爱。[2]
①宋 苏轼 《与蹇序辰书》之二:“惟万万为国自重。”
②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五:“临纸怅塞,惟千万自重不宣。”
③清 刘大櫆 《再与左君书》:“惟万万自重不宣。”
自累。
《诗·小雅·无将大车》:“无思百忧,祇自重兮。” 郑玄 笺:“重,犹累也。”
物体自身的重量。[1]
建筑学术语。指材料自身重量产生的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