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慰藉(10):尼采(1)
2017-12-29 本文已影响85人
清月照天心
第六章 困难中的慰藉
1、很少有哲学家推崇悲苦。按照传统的看法,智慧的生活总是与努力减轻苦难、焦虑、绝望、愤怒、自轻和痛心相联系的。
弗里德里希·尼采指出,大多数哲学家从来都是“卷心菜头脑”【意谓“头脑混乱而中空”,犹如俗语“脑袋一团浆糊”】,而“命中注定,我是第一个像样的人”……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众多“卷心菜头脑”中惟有尼采遗世独立,意识到凡是谋求自我完成的人都应该欢迎各式各样的困难。尼采
曾经看过一篇分析,叔本华和尼采都认为生命的内在是“意欲”或者“意志”,叔本华把它叫做“生命意志”,其主要指向在于维系和繁衍物种;尼采把它叫做“强力意志”,或者说“权力意志”,其主要指向在于发展壮大自身,在于潜能的发掘与人的自我实现。
以中国哲学来看,叔本华的看法类似小乘佛教的主要观点,尼采的看法类似儒家积极创造,进取的一面,但是仍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2、尼采虽然按礼数给朋友寄去良好的祝愿,但是他心里明白他们更需要的是什么:
对于我所关心的人,我祝愿他们受苦受难、孤寂凄凉、疾病缠身、受尽虐待、备尝屈辱——我希望他们不得幸免于以下的体验:深刻的自轻自贱、缺乏自信的折磨、一败涂地的悲惨境地。
这一点类似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人的内在生命是蕴藏潜能的。而往往在困苦艰险,难以后退之际,这些潜能才被激发出来。
ps.另外想法
从后文的一些文字可以看出来,尼采本人也不想有上述那些境遇——虽然他意识到,艰险的环境得以激发潜能。
哲学的慰藉(10):尼采(1)3、他并不是从一开头就这样推崇困难的。对他最初的观点产生影响的是他21岁在莱比锡大学读书时发现的几位哲学家。1865年秋,他在莱比锡的布卢门街一家旧书店中顺手拿起一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其作者已于5年前在300公里以西的法兰克福的寓所中去世:
我拿起一本完全陌生的(叔本华的)书,随便翻翻。不知道什么鬼精灵在耳边悄悄说:“把这本书拿回去。”反正我就这么办了,这是违反惯例的,因为我通常从不轻率地买书。回家之后,我就抱着新获的宝贝倒在沙发一角,任凭这位活力充沛而忧郁阴沉的天才在我身上起作用。每一行都进发出放弃、否定和听天由命。
这位老人改变了年轻人的一生。叔本华阐明:哲学智慧的精髓在于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所说:
审慎的人只争取摆脱痛苦而不争取欢乐。
叔本华对尼采影响很大,这一点有必要说明。尼采身上或许有一定的极端性,他最初接受了叔本华的哲学,并且把其中禁欲,听天由命,摆脱痛苦等等无意中变得极端,这导致后来出现反向作用——像他后来说的,几乎在所有总体性观念上我都不站在他(叔本华)一边。
4、这种迷恋延续了10年。尼采于1876年秋访问意大利,从此经历了思想的激变。他应一位艺术爱好者,富有的中年妇女玛尔维达·冯·迈森堡之邀与一群朋友在那不勒斯海湾边索伦托的一所别墅中住了几个月。“我从来没见过他那么欢快。他开心地放声大笑。”玛尔维达这样描述尼采对鲁宾纳奇别墅的第一反应……
别墅里的客人尽日游泳、游览庞贝、维苏威、卡普里,还有帕埃斯图姆的希腊神殿。吃的是清淡的橄榄油烹调的饭菜,晚间一起在起坐间读书:雅各布·布克哈特的希腊文明讲稿、蒙田、拉罗什富科、沃未纳格、拉布吕耶尔、司汤达、歌德的叙事诗《科林斯的新娘》和他的剧本《私生女》、希罗多德、修希底德,还有柏拉图的《法律篇》……
自由,欢快,生命得到舒展,活力得到释放。
哲学的慰藉(10):尼采(1)5、尼采在地中海游泳,吃着不是牛油而是橄榄油烹调的菜肴,呼吸着温暖的空气,读着蒙田和司汤达的作品(“这些小事——膳食、地点、天气、娱乐、关于自私的辩论——比任何迄今为止被认为重要的事都重要得多,超过人们的一切想像”)。
就在这期间他逐步改变了关于苦与乐的哲学,从而也改变了对困难的看法。1876年的10月底,他望着那不勒斯海湾日落,一种新的、非叔本华的对生存的信念在心中油然升起。他觉得他从一出生就已老去,如今在最后一刻得救,使他感动落泪。
从这里以及后文可以看到,在尼采的思想情感中,有着对自由以及自然的向往与热爱,所以他推崇的困难或许包含这一点——理想。有理想做指引,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反而可以引发他的激情,斗志和创造力。体验到欢欣鼓舞。故而,人的成长,主要途径或许有二——要么受现实逼迫;要么有理想做指引。最根本的成长还是在于内在力量的觉醒与释放。
哲学的慰藉(10):尼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