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一直都有无缘无故的爱,但没有无缘无故的喜欢
因为有孩子,经常会主动被动地接收到一些育儿知识和教育理念。互联网精神就是这样无孔不入影响着所有领域,每个人都有话语权,专家渐渐多了,渐渐不值钱,本来是好事。唯一担心的是很多家长不辨真伪正缪,孩子常常成为各种理念的实验品。可是这种不可逆的实验,万一失败,在实验品心上留下来的伤疤甚至破损,谁来买单?
每每想到这里,就觉得脊背发凉。可怕。
生了孩子之后,开始觉得人类的生命力是值得顶礼膜拜的东西。我早已忘却自己的童年,有机会目睹另一个生命携带洪荒之力在世界里跌跌撞撞,无畏地按照自己的形状重塑河道,对抗所有既定的规则,甚至不断尝试创造自己的规则,我总是觉得新奇又敬畏。才懂得那句话:你没有创造一个生命,你只是把一个生命带到了这个世界。
他落了地就像种子破了土,谁也没办法抑制那种见风长见水长见太阳长的姿态,而且我不知道他终将长成什么种类的植物。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虽然有无数的教育理念可供学习和参考,就算那些理念是通过数百乃至逾千的样本提炼而来,可对于生命个体,谁都不能保证其可复制性。
是啊,我吃过了一千个巧克力,都是甜的,谁知道第一千零一个会不会是苦的呢?怀着对甜味的期待,骤尝苦味,会不会暴怒?有人告诉你,我们种了一千棵树,都需要大量光照,于是你就追着太阳跑——曝晒了三百六十五天之后发现,妈!的!我这棵是体内没有叶绿素的水晶兰啊!
就这样。更不要提很多知识是远离日常生活场景的,很多理念是互相矛盾的。一个没有强大独立内心的父母,会极度困惑乃至抓狂。(不过话又说回来,连自家植物体内有没有叶绿素都没搞清楚就敢拉去暴晒的家长也是值得拉入“父母是祸害”小组的)
从很早以前,我对所有教育专家的甄别标准就俩:第一,他讲完了自己的理念,是否补充一句“不适用于所有孩子“,或者他阐述理念的过程里,是不是流露出”这一点这两点必须因人而异“的意思。第二,这理念和人性是不是打架?
什么是人性啊,贪嗔痴慢疑,佛门要戒的,恰是人性与生俱来的。孩子天生心地光明,这是不假,可是他拥有的弱点,几乎是人性里所有弱点的总和。一个在社会中自然生长的人类,他害怕孤独,向往温暖和陪伴,讨厌被驳斥,觉得任何提醒和指摘都是针对,动辄暴怒;想吃好吃的不健康的食物,希望拥有全世界的玩具,沉溺于动画片和游戏里面,不能接受有人比自己更高更快更强。
听起来是不是和你很像?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我们都为失败而痛苦,拖延症发作起来的时候天塌下来都不管,连续煲剧超过二十四个小时不眠不休,一边喊着减肥一边狂吃零食,追求温暖的幻象不惜飞蛾扑火,喜欢好看的人,爱听赞美,恨不得拥有全世界所有的超能力。
我们慢慢学会了隐藏自己,变成一个行为端正举止文明的成年人。可心里那个孩子一直都在。当你成了一个父母,你厌恶地看着心里那个时不时还是会张牙舞爪的孩子,同时惊恐地发现你自己的孩子竟然也是这样张牙舞爪,而且张牙舞爪得如此理直气壮,你愤怒了,甚至有那么一点妒忌和羞耻泥沙俱下的百味杂陈。你不能接受你的孩子是一个这样的人,其实是在否定你自己心里那个孩子。你心里的孩子,带着未被满足的欲望,和未被接纳的痛苦,恶狠狠地伤害着竟胆敢理直气壮提出这些欲望的另一个孩子。
但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缩小版,他只不过是一个最真实的人。
如果没有找到舒缓自己的渠道,先处理好和心底那个幼小自己的关系,就谈不上教育另一个孩子。
到这里,我们才能逐渐剥离出教育的本质:你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长。因为你们要面对的,其实是同样的困境。一个真实的人,在面对丛林社会通行的规则时,该如何寻找独立和从众的平衡点,寻找到接纳自己和完全服从自己的微妙区别?
因为每一个“自己”都是不同的,这个过程,也因此呈现完全不同的属性。无论如何,成长都是痛苦的,不管是对于孩子,还是对于成人。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听了蔡伟忠博士的教育讲座后整理的笔记。里面有一句话很打动我。
他说:“孩子爱你,那是天生的。你得让孩子喜欢你。”
爱是血缘的联结,是弱小生命从诞生之初觅得靠山的依恋。喜欢则不然,不接纳,就没法喜欢。
如果你都不喜欢自己,怎么让孩子喜欢你呢?如果你都不能接受自己心里那个小小的哭泣的孩子,怎么让孩子接受你,以及,怎么教导他接受他自己呢?
这条路好漫长。愿我们都有勇气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