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智慧集

王阳明《传习录》下206——圣人并非无所不知

2017-10-01  本文已影响177人  无住居士

206

原文直解

“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来也。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烦,圣人须是本体明了,亦何缘能尽知得?但不必知的,圣人自不消求知;其所当知的,圣人自能问人,如‘子入太庙,每事问’之类。先儒谓‘虽知亦问,敬谨之至’,此说不可通。圣人于礼乐名物不必尽知,然他知得一个天理,便自有许多节文度数出来。不知能问,亦即是天理节文所在。”

【直解】先生说:“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晓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践行天理。圣人本体明白,因此只要对任何一事知道其天理所在,便在这个事上尽天理。不是说在本体明白以后,就能对天下万事万物之理都知晓,都能做得来。天下万事万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烦多,圣人只不过是本体明了而已,又如何能完全知晓?如果是不必要知晓的,圣人也不去求知晓;如果是应当知晓的,圣人自然会去请教学习,例如‘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进入太庙,对每个事物都向人请教)’。先儒对孔子的行为解释成‘虽知亦问,敬谨之至(孔子圣人无所不知,在太庙中,即使已经知晓仍然要问,说明孔子恭敬谨慎至极)’,这样的说法是不合实际的。圣人对于礼乐名物不必完全知晓,然而他知晓天理,便自然能明白许多礼节规矩。不知晓的话,能向人请教,这也是践行天理的体现。”

笔记

圣人并非无所不知,不过是本心至诚无息、坦荡不欺,能以本心之良知去体会、去学习事物之理。
如果要追求无所不知,说什么“一事不知,儒者之耻”,就要自欺欺人了,便要作伪了,对于不知道的事情,便要胡编乱造、妄自揣测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