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1039)游北京法源寺

2024-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石岩磊简书

    1924年4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应邀访问中国,林徽因和徐志摩作为他的翻译全程陪同,26日诗人到北京法源寺参加佛法交流活动,他们仨还留下一张被称作“岁寒三友”的合影。当天,泰戈尔被寺内的丁香所吸引,久久不肯离去,在树下盘桓流连到了深夜,并即兴创作了一首短诗,排遣他对爱情的困惑。正是这段佳话使我对法源寺产生了浓厚兴趣。

    法源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南部,最初由唐太宗李世民敕建,已有1300多年历史,其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6700平方米,由七进六院组成,内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阁、毗卢殿、观音殿、藏经楼等建筑,殿宇轩昂,气势如虹,现为中国佛学院和中国佛教图书馆所在地。法源寺中的300余株丁香名动京城,自明朝起,每年春季寺内都要举办“丁香诗会”,大批文人雅士云集于此,赋诗作词,堪称文化盛会。

    前天,我和爱人逛完烂缦胡同,顺便转到附近的法源寺,可惜丁香树还在休眠,或许因此寺里的游客才寥寥无几,显得有些空旷宁静,但也平添了清幽素雅之美。而游人大多十分虔诚,有的合十祷告,有的燃香许愿,一位三十多岁的光头男子在观音殿前长跪不起,念念有词地诵读着经文,尤为恭敬与专业。最令我吃惊的是,在藏经楼前,一只大狸花猫长尾拖地,双耳耸立,虎头仰望,似是在倾听佛法,又好像要心向皈依。

    这一幕幕祥和虔敬的画面,立马使人心静如水,浮躁之气顿消,丝丝清香沁人心脾,恍若干枯的丁香枝头已绽满花蕾。而一块书有“齐白石寓居处”的木牌更是让我思绪万千。白石先生于1917年初来北京时,就借住在法源寺,这里还是他的艺术发迹地。1919年,他和门生在寺内闲聊时,见地面的水渍酷似一只憨态可掬的小鸟,便信手画下来,取名“真有天然之趣”,由此他的绘画意趣愈加浑然天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画风,法源寺也就成了大师的人生福地和艺术转折点。

    据说,泰戈尔在华期间有意撮合林徽因和徐志摩这对金童玉足走到一起,但人间不只有诗和远方,更有无奈的苟且与呛人的烟火,林徽因最终理智地选择了梁思成,时间也证明了她的聪慧。法源寺虽没留下浪漫故事,可一年一度的丁香嘉会却早已深入人心。在或紫或白的香云下,墨客骚人将诗情画意奉献给佛祖观音,把阴阳顿挫的诵读萦入铜像泥塑的耳际,法源寺遂化作亦真亦幻的仙山,每个人的希冀都会缠绕为峰峦间的彩云,或随风而逝,或聚露为雨。

    畅游在法源寺中,我时时能感受到千年古刹的深厚人文底蕴,它就像载物的大地,为诗人送去灵感,为画家携来创意,为情侣奉上祝福,一切都浑然天成,不加雕琢,没有强求。有人在此点燃希望之火,有人在此升起破浪之帆,有人在此摒弃不实之盼,所有祈愿都化作一声“唵嘛呢叭咪吽”的六字真言,斩落心魔,穿戴莲洁,沐浴丁香,迎接一个新春的到来。

      2024.3.8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