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7
本课主要学习的是正念禅修,自从学习百法特别是辩修对治品后就对禅修很是着迷,也想快点入道,找到所谓的感觉。但是欲速则不达啊,一是我自己需要正见作为基础,另外需要不断的训练,还需要有明眼人指导,否则容易成就凡夫心,入偏。
很多外道也会有打坐,很多疗愈心理机构也会有,但这之间有什么差别呢,就是正见、见地的差别,还有是目标的差别。我们学习正念是为了导向解脱,成就觉醒生命品质的,并非只是想疗愈下身体养身。但是这个作用一定会能起到的。
至于禅修虽然可在做下完成,但是仍需要以禅坐为基础,因为禅坐可以更好的让身安住,令心安定,进而增长定力,开启智慧。但是调身本身也是有一定方法的。为什么要调身,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为调心做助缘,其次我们作为凡夫,这个色身也是帮助我们修行的基础,调身的过程本身也是很好调理身体的机会,另气脉通畅,器官归位,更好地看清并解除身体痛苦从而进入调心的层面。
调身有七个步骤,并不是有意为难我们,而是只有把准备动作做到位,才能开发身体巨大的潜力,原则都是松沉、自然、舒服,不必刻意用力,更不能僵硬。身体调对了,坐在那里就能稳如泰山,安住不动。然后持之以恒地训练,就会越来越自在,定力也会随之增长。我在初期练习会过度紧张,因为要对治昏沉我就可以让脊柱提溜起来,防止含胸弓背塔拉下去,但是过度的紧张不放松就会造成后背部疼痛,当我意识到后,我再做调整,脊柱挺拔但不僵硬,肌肉包裹着脊柱但是宽广的,是有呼吸的,这就是直而不僵、松而不懈。只有这样才是在放松的前提下自然观察,否则都是作意的结果。
而调心有三个阶段,一是选择对象,培养专注和觉察;二是将这份觉知带到生活中,时时保持,不断强化;三是放下觉知,体认无念。在选择对象时,我最熟悉的就是选择呼吸作为所缘,以呼吸为锚,让心定在呼吸上,而此时会有念头的来来去去,我只是知道。不陷入念头之中,不去分辨。由于练习瑜伽的原因,我也会以某块肌肉作为所缘,去培养专注和觉察,很多站立体式,骨盆髋关节就是定海神针,如果跑神不专注,就会站不稳,在站稳后还要微调,去感受这个腹股沟的外侧向后推,大腿转子向内推进髋臼窝,腹股沟前侧上提塞进髋臼窝,内侧从足弓上提等等,在不断的去做细微的调整时,髋关节一直铆钉在这里。我没有对她升起任何的欢喜或者嗔恨,他只是身体的一块肌肉或者关节而已。有的时候再练习中似乎感觉在做体式做呼吸的这个人也不是我,可以跳出来看她,看着一对骨头 肉肉或者一些几何图形在动,有点进入一种超寂静的时空中。我也会尝试将这样的练习体验或者说在瑜伽体位练习中的正念练习带到生活中,还是训练的比较少,偶尔在吃饭的时候问一下自己,我在干什么,那么一瞬间的我将再次回到此时此刻,那刚才吃饭的那个人或者那颗心去了哪里?我似乎只是机械的吃饭并没有让心安住在吃饭的这个过程动作中,也没有去体验拿起筷子的慢动作,也没有体会咀嚼的味道,只是机械的吃,但是我在离开禅垫离开瑜伽垫的多数时候就是这样的。处于失念的状态。自己都不知道心在哪里去了。
所以,从这就可以侧面看出自己在座上的可以训练还是太少,所以心性不稳定,虽然在觉的侧面有一定经验,但是在观的时候还是容易陷入遍及所执,同时特别容易分辨、评价、判断。所以更别说让心止在善法或者觉上。很多时候总想快快达到,但是修行归根到底还是修心,修心的通达,堪忍,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