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小念的书窝

#小窝里的人#——跨越102年的对影:石川啄木与胡迁,天妒英才

2020-06-15  本文已影响0人  TQ蜗牛念念

忘了这是今年的第几本书,七七八八,大约十多本吧。有些读的快,有些慢慢读。

近期刚读完日本作家石川啄木的诗歌集《事物的味道:我尝的太早了》,来自:中国致公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本诗歌集翻译:周作人。

这本诗歌集读到第二页,就有了直观感受,那就是:和我们国家的青年导演、作家胡迁的作品《远处的拉莫》所传递的感受惊人的相似,至少于我而言在我有限的阅读量中是这样的。

我查阅了石川啄木先生的履历,然后,惊呆。

——石川啄木先生:

日本人

生于1886年2月,因慢性疾病和营养不良,于1912年4月故去。享年26周岁。

——胡迁先生:

生于1988年7月,于2017年10月故去,自己选择离去。享年29周岁。

两位作家均消逝于青年时期,在本该大展宏图的年岁离开人世。

时间跨越102年,两位青年作家却如同对影一般的存在!

———————————

诗歌集《事物的味道,我尝的太早了》,里面充斥着“悲”与“凄”。我查了一下,短短200+页的三行诗,出现了53次“悲哀”这个词。

虽说里面有热烈的温暖的时刻,但,不可忽视无处不在的凄楚。

“说是悲哀也可以说吧,
事物的味道,
我尝得太早了。”

“比人先知道了恋爱的甜味,
知道了悲哀的我,
也比人先老了。”

“将来的事好像样样都看得见,
这个悲哀啊,
可是拂拭不掉。”

“人人的心里边,
都有一个囚徒
在呻吟着,多么悲哀呀。”

懂事太早,确实在某些时刻不是好事。因为那是无数累累伤痕换来的。

石川啄木先生其他的作品我正在读,有意思的是,不只有我自己觉得石川啄木和胡迁高度相似,就连APP也为我推荐了胡迁先生的作品。

我读胡迁先生的作品第一本是《远处的拉莫》,当时觉得简直透不过气,太压抑、悲凉了。

翻看自己对一些段落的评论,依然能回忆起当时手扶胸口呼吸困难的感受。

但是,和石川啄木先生一样,胡迁先生在悲凉的文字中,依然有对生的敬意。我努力去理解 在一个人对“生”已经如此绝望的时刻,依然不忘鼓励另一个人努力生活。这种内心的撕扯会有多痛!

今天,在读完石川啄木先生的诗歌集后,再次写了《远处的拉莫》的读后感。此生的悲哀、冷漠、陌生,尝遍了最苦涩的滋味,不知是否能换来喜悦、温热的来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