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想吃家里的煎饼了
第一次出远门,因为上大学,我要远离家乡,习俗和食物也与家乡的截然不同,主食没了煎饼,心里总感觉空落落的。前几天在网上看到关于煎饼的话题,让我知道,原来山东的煎饼并不是每个地区的主食,看来,也只有我们鲁南人才把它当做主食啊!
和一般人印象中的山东煎饼有写不同,那些又小又软的煎饼真的是没有灵魂的,我们吃的是杂粮的,很大,真的很香,在济南真的是吃不到那种味道了。那种煎饼刚做出来的时候是酥酥的,放一段时间后会很有韧劲,非常耐嚼,一般人真的是吃不了啊,怪不得说山东人的咬合力仅次于鳄鱼,还有就是,鲁南人的国字脸是吃煎饼吃出来的?我真的有点信了,哈哈。
在家的时候几乎天天都会吃到煎饼,村里的主妇几乎都会,因为以前总是要做好很多存起来,可以供一家人吃上半个月,什么,你问我这么长时间不会坏掉吗?放时间长了肯定不好吃了吧?不会的,煎饼真的可以放好长时间,放塑料袋里密封好,不会坏也不会变硬,相反我觉着放一段时间的煎饼更有麦香味。煎饼热腾腾刚做出来是一种味道,放一段时间是另一种味道,各有各的香味吧,我妈妈喜欢放一段时间到,我也跟着喜欢这样的,以前买煎饼的时候,总是要问卖煎饼的要昨天做出来的,因为那样的话,更合我们的胃口。现在想想,甚是想念那个味道啊,之前外地的亲戚回老家,每次走的时候总要买上一大包的煎饼,我很纳闷,别的地方就没有吗?现在真的是知道那种在异乡想念又吃不到煎饼的感觉了。
煎饼卷大葱是外省人给山东人的一个标签,可我们真的是不这么吃的,哈哈。一般来说都是卷满满好菜,握着煎饼吃,也懒得用筷子夹了,煎饼是及其难咬的,一般来说我们都不会卷的很厚,薄一点更好咬,而我的爷爷每次吃饭却卷的很厚,可能在那个挨饿的年代,吃饱饭才是最重要的事,卷的厚厚的煎饼已成为了习惯,老人家的牙口不太好,他就用煎饼沾一下稀饭,软了,就好咬了。个人最喜欢的还是煎饼卷老干妈,真的很好吃,小时候的我能一顿吃半瓶老干妈和五六个煎饼,不过吃着很爽,第二天就完了。煎饼是有写难嚼的,没有馒头那么松软,煎饼卷肥肠,真的把牙口练到了极致呀,一口煎饼一口菜我能吃几分钟,神不神奇,吃过了,就知道那种感觉。
以前经常见外婆自己烙煎饼,火候真的是很关键,我也给她烧过火,真的是很难,火小了,煎饼会不香,火大了,会很容易糊,因为只有很薄的一层。煎饼烙完了,我们经常会切一些当季的新鲜蔬菜和豆腐鸡蛋放一起,做菜煎饼,我们滕州的特色小吃,尽管外面做的比家里的好吃多了,可我还是忘不了家里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