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告别季,并不伤感
文 / 陈红华

01
我的生活,就是我最好的作品。
2019年6月,注定会留下点什么,关于告别,那些三年一届的故事,或者深刻印象的某人,其实并没有那么伤感。一切顺乎自然。自然的状态,就是最好的生活。
02
最后的两天,甚至包括这个下午,我原本可以陪着他们,但我将离开,跟另一批他们的同龄人更近。而这些孩子,也是这个六月的主角。
现实是,他们都将以数字的方式,给自己和家人,还有老师,一个交代,一个告别,一次重新选择。
我的内心非常平静,从未有过的感觉。或许我想明白了:时间即将到了,按照相处的规则,此时离开最为合适。未来不可预测,而明天是可以掌控的一天。
03
我来毕中快一年了,时间太快,似乎还未来得及和他们亲近,正如我在玉华,带了两年了,未来得及送一程,就告别了。
在这里的每一个日子,我都在感受这个美丽的校园,每一处风景,每一种美好。我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声音。《柚子黄了》,《毕中寻梦》,《大树和我们的生活》,《春风里,奔跑的少年》,《四月·飞鸟·渐开的声音》,《某个下午,听春雨》,《鸟鸣山幽处,读书清风闲》,《江南,有雪的冬天才完美》……这些,都跟我的孩子们有关,是他们,让我的心静下来,去触动,去共鸣,去沉淀。
我给四五合班上完最后一节作文课的时候,我记得,我走出教室的时候,那些掌声感觉离心很近,一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那时候,心里非常感动,但我顾自一直往外走,好像有不忍直视的地步。
事实上,我从自己任教的三班告别,走出教室,心里大抵也是莫名失落的,毕竟最后的两天,不能陪伴。但我还是很快从掌声中摆脱出来了。
我很清楚,他们只是过客,我们只是摆渡人。告别,并不需要伤感。

04
监考培训之后,我站在玉华教学二楼的连廊上,我带了两年的这一届,就在下面集中。学校在讲考试注意事项、考场纪律等,我在上面来回走了走。我注意到有学生看到了我,然后,很多人看到了我。
后来我就直接下来了,与这里的老师用手打着招呼,径直坐到中间的回廊上。
教过的,还认得出的,都用各自的方式向我示意。微笑,摆手,眨眼睛,做鬼脸……

绕着校园走一走,这里的一切,还是那么熟悉。
05
第二天一早,去了原来任教的班里。女生陈奕(也是嫩瓜学员),递给我一个礼盒,大家一起围过来。我说,留个念。
后来我打开看,是一支钢笔,上面写着“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我懂了。
昨天,我在他们班主任的微信里看到:他们利用午休的间隙,折叠了千纸鹤,上面写着他们对班主任以及老师的感谢和祝福的话。班主任还对他们在考试期间做这些事情而有点不高兴,嘟嘟着,不要太放松,还是要保持适当紧张的,原来只是想给老师一个惊喜。
又有人告诉我,送语文老师的是一个烟灰缸,我大概知道余敏老师是抽烟的,而我,喜欢用文字表达。
孩子们有心了。
06
有时候,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能一直以孩子的视角与眼光,来审视自己对待他们的本心。然而现在这些已经都不重要了。
他们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品质上各有不同,他们走过春风,遇见夏日,历经秋风和冬雪,成长是唯一不变的主题,这就够了。
于是,告别,也不那么伤感了,惟有祝福送给他们:未来不可预测,即使一个人走,也请多多加油。而明天是可以掌控的一天,祝孩子们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