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创造“成功的预感”?
今天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中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这部分内容,在这章节里提到了两个关键的句子:“孩子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真正激情,在培养学习愿望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的任务是坚持不懈的发展孩子对学习的真正满足感,以便使孩子产生和确立热切期望学习的情感状态。”也就是说我们要给孩子创造成功的“预感”这是教师培养掌握知识的持之以恒的愿望的最重要的任务。那我们为什么要创造“成功的预感”呢?
创造“成功的预感”让我想起了心理学上的一个效应,这个效应叫做期待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故事是这样的:罗森塔尔教授1968年他和雅各布森(A. L. Jacobson)教授带着一个实验小组走进一所普通的小学,对校长和教师说明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她们在6个年级的18个班里随机地抽取了部分学生,然后把名单提供给任课老师,并郑重地告诉他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学校中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并再三嘱托教师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注意长期观察。8个月后,当他们回到该小学时,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均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期望效应”,后来人们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的典故,称这种现象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认为,由他们提供的“假信息”最后出了“真效果”的主要原因,是“代表性的预测”引发了教师对这些学生的较高期望,就是这些教师的较高期望在8个月中发挥了神奇的暗示作用。这些学生在接受了教师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信息之后,会按照教师所刻划的方向和水平来重新塑造自我形象,调整自己的角色意识与角色行为,从而产生了神奇的“期望效应”。
而苏霍姆林斯基中的创造“成功的预感”难道不是这样吗?给孩子创造别致、新颖独特的作业,给予孩子信心,用行动来暗示他,他很有毅力、很勤奋、很优秀,一定能成功。孩子一旦被老师贴上了积极正能量的标签,孩子的内驱力被激发了出来,他似乎看到了巨大的希望。因此在此种情况下,这样的孩子会主动去学习,而且会对自己有要求,他的这种热情让他对学习更加感兴趣了。
我们如何创造“成功的预感”呢?
一、给予孩子信心,相信的力量是很大的。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是独一无二的,对孩子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不断地给予他鼓励,增加他的自信心。我们班的航航同学,他生性自卑,不爱说话,在一二年级的时候他的数学很差,别人个个都是90多分或者100分,他只能考个70多分。他妈妈经常向我诉苦,不知道怎么帮助孩子的学习,才能让他的学业有所进步。后来到了三年级,他妈妈给他每周都去练书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写字特别工整,而且每一笔画都有笔锋。我布置的数学作业基本都是整整洁洁的,尽管他错的题很多,后来在讲解时,我特意拿他的作业来展示,不是批评他写错,而是表扬他写的字。我的这一肯定,他似乎找到了点自信,在后来订正作业后,我再次翻他的作业时,他用蓝笔在旁边同样工工整整地写解析。我又把他的认真、他写解题过程的详细,再次表扬了他。在后来的几个星期里,我都会针对他的作业、课堂的闪光点多次的肯定他。我发现他找回了自己的自信,在对学习不再那么抗拒了,特别是我上的数学课,他大多数时间都能安静地听了。他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数学考了98分,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我当时想他虽然有进步了,但心里想着冲顶也就是80分。所以相信的力量有时真的巨大。
二、老师要经常给予学生积极的暗示,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作为班主任、作为老师,要向全班的同学给予积极暗示,告诉每个孩子,他们都是优秀的。可以通过班会课上不断地强化他们,每次都要他们互相找同学的优点然后表扬。还可以通过搞活动,比如“传乘满水的杯子”不能有漏水,这样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一心感,同时让这个班风变得更和谐,他们的精神更满足,这样的集体还有谁敢懈怠不学习呢。
每个孩子都需要“成功的预感”,而能去做的,正是我们老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