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第30封信,为什么要读非小说类名著?
第一,可以进一步提高你的语文能力,特别是理解力。
名著或者说经典是经过了时间考验的,他们在思想性,文学性和逻辑性等方面都堪称一流。阅读这样的图书必将使你的语文能力有很大的提升。这种提升会帮助你学好其他课程。名著的表达水平都很高,他们本身就应该作为写作的范本。相比优秀的小说,这些非小说类的名著里面不会有华丽的辞藻,但是这些名著阐述的都是重要的问题,而且他们阐述观点的方法和步骤都堪称样板。这些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写作方法是你必须学习的。
将来你不论做什么都需要成为那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专业人士就免不了要写东西,而写出的东西,无论是简短的邮件,还是一份正规的报告,你都希望体现出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不是逻辑不通,含义不明的句子堆切。此外,你一定希望将来的自己写的词句足够优美流畅,被读者记住,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
第二,名着中常常充满了智慧。
世界上的很多人观点也很多,对同一件事你可以轻易的找出几十种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些看法比较好一些,有些人充满了毒素。就拿对人生的看法来说,我觉得富兰克林的看法就充满了智慧,而这些在他并不厚的自传中讲得一清二楚。我知道你们的老师喜欢把你们往自由派的方向引导。但什么是自由?这一个社会中公民和政府之间应该彼此遵守什么样的默契,这在卢梭和孟德斯鸠的著作中讲的一清二楚。
每一个被尊敬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智慧,这些智慧就在他们的经典中。从圣经到中国的孔子和孟子的经典著作,从《孙子兵法》到《联邦党人文集》,都充满了智慧,里面的很多观点可以作为我们的行事准则,这些常常不是读小说或者读杂志,能够读到的,当你读那些经典时,其实就是在和过去的那些贤者进行思想交流。他们给你的智慧,甚至会超过你的老师和我们能给你的。
我年轻的时候有一段身体不好,人变得有点忧郁,帮助我走出困境的不是老师,同学和父母,而是尼采和贝多芬。当然,我见不到他们只,能读尼采的书,介绍他们二人生平的书,以及听听贝多芬的音乐,你可以看出经典对人的影响可以有多大。
第三,阅读名著,是系统的了解一种思想的捷径。
虽然严肃杂志上的文章质量非常高,但是由于篇幅原因只能讲一个具体观点。前因后果通常都被省略掉了,没有上下文,一个孤零零的观点形成不了知识体系。这些观点只有放到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中,才能理解他们的地位和意义。此外,杂志社为了让不同的观点相互争鸣,形成一种讨论氛围,常常把不同的观点放在一起,而且他们喜欢刊登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那些文章是不可能中庸的,一定是观点要偏向某一边。如果你之前对某些知识缺乏一个大致的了解,读了那些文章后会以便概全,相比之下,那些优秀的图书,在知识的完整性方面做得更好。
我对数学和科学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读了咖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一书,他让当时只有十岁的我对数学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我对最新科学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读了霍金的《时间简史》,他让我对宇宙大爆炸理论有了全新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再读相应的科学杂志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我对宇宙大爆炸理论没有整体的了解,读了很多零碎的观点,那么我的认识不仅不完整,而且会有严重的偏差。
接下来和你谈谈怎样读经典。
经典通常不好读,甚至有些晦涩难懂,因此在一开始的时候,经典未必能够读得很快,而很长时间读不完又容易失去兴趣。怎么办?我觉得有两个办法,或许能够帮助你解决这些问题,这两个办法慨括来讲都是从易到难。
方法一,先读一部经典的介绍或简写本和精彩章节的节选,慢慢了解它的内容,再整篇研读,你和姐姐最初阅读文学名著都是从家里那20多本简写本开始的。一部20万字的小说,被简写成了三万字,而且文字简单,你们就都读了下来。
方法二,快速的通读一遍,了解大致内容,在重要的地方做一个标记,回来再仔细读。如果对这本书实在没兴趣,可以暂时放在一边,找一本自己感兴趣的。
不论你采用第一种方法,还是第二种方法,其实都需要把原著至少读两遍,实际上,那些经典也值得你读两遍。
家里有一套哈佛大学必读丛书,里面除了2/3,纯文学的作品外,还有不少非小说类的名著和著名的文章,这些作品有些比较难读懂,有些则比较浅显,你已经可以开始阅读了,它们是:
富兰克林的《富兰克林自传》
达尔文的《贝格尔号航海志》
爱德蒙.伯克的文集
小丹纳的《桅杆前的两年》
柏拉图的《游叙弗伦》《申辩篇》《克里托篇》《裴多篇》四篇对话录。
《英语散文集》
其中富兰克林自传,柏拉图的对话录,你可以开始读了。另外《培根随笔》也应该读一读,此外就是我上次给你买的两本科普读物从一到无穷大以及霍金的时间简史,你如果能在一年甚至一年半的时间读完这些书就已经非常好了,除此之外,那些文学名著也需要阅读。等你读完这些书,我们可以讨论,等你上大学之后,可以找同学讨论读书心得。祝进步!
吴军第30封信,为什么要读非小说类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