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路上,感谢有你们相伴
棒妈给我回话了,在北京,看了中西医,孩子有好转,睡眠也好了很多,不过还在等检查结果,要进行手术评估。
隔着屏幕,我能感受到她的决然与坚定,已经不像三个月前那般无助。
棒妈是我们通过看老师走到一个群里的。我们的群名是“坚持、战斗以及向幸福出发”,群里有35个人,都是老师的小病号家属。记得有段时间,老师因为太忙,总是把问诊的单子记混或者忘记。因而群里时常有人询问,我家的单子为什么发几天了还不回啊?是不是老师太忙了?印象最深的是壮妈在群里说,她对电脑使用比较熟练,可以做老师的助手,所有的妈妈(爸爸)网诊前可以把问诊单先发给她,由她整理,按发送时间排序,然后发给老师,老师再按顺序回方子,最后由她把老师发的方子回复给每一个人。
当时,我心里对她能这样做感到非常赞赏。家里有这样的孩子,需要时时刻刻无微不至的照顾,她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拿出自己时间来做这些事情,真的难能可贵。
她要求群里所有妈妈(爸爸)都加了她的微信,以方便发送问诊单。后来的一段日子,需要调方子时,我就真的发送给她,老师回复方子时,她就及时的再发给我。我常常会说,辛苦了。她回复,不客气。于是,我心里便有了暖暖的感激。
这样以后,群里确实再没有人询问方子什么时候回复的问题了。
有时候我们也在群里聊天,谈自己孩子的情况,分享每一次好转与进步的喜悦,相互鼓励,相互祝福。
那一段时间,我心里好像又有了支撑,对孩子的治愈似乎也有了底气。即便孩子还是常常反复。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棒妈给我留言了,不是关于老师的问诊单或者方子,而是问我孩子在北京治疗的情况。我就知道,棒棒在老师那儿治疗估计没有想象得好。回复了她,我们两个语音了一二十分钟,我把自己当时看病的情况、孩子的状态如实告诉了她。她要了北京大夫助理的微信,我想,她是决计要换医生了。是啊,但凡有办法,都希望去试试。
又隔了一个月,棒妈给我发来了一张方子,说当地一个老中医给开的。我仔细地看了看,想到了之前给女儿看病的那个所谓名老中医给开的方子,都是重用大寒之药,清热、熄风、化痰的思路,女儿就是用了这样的药伤了正气,以致于很长时间恢复不了。我如实说了我的看法,她说她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在犹豫要不要给孩子用。看着她的回复,我在心里不由感叹:哎,这破病,逼得父母都开始研究药性了。
这些天,女儿又整夜整夜的不睡,我就知道不好了,果然病情又开始反复,看了医生,要求暂停一段时间药观察一下。也许,医生又犯难了。难道又走投无路了?我不甘心,觉得是不是哪个地方又有疏漏了?开始回忆从发病到现在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说实话,真不想回忆,每一次回忆真像是把刚结痂的伤口再重新揭开,有种血淋淋的痛。
无尽的黑夜里,孩子坐着不睡,我在黑暗中陪她坐着,回忆着她从发病到治疗的每一个细节,似乎有疏漏,但又说不出来在哪个地方,因为当时是在竭尽全力。
我需要有人说说,需要找一个出路。亲戚朋友肯定是不能说的,脑子里把所有结交过的病友过了一遍。
想到了棒妈,她家发病时和我家年龄相仿,又都看中医,都看老师,也都用过耳穴,都坚持了那么长时间。现在怎么治疗?孩子怎么样了?
一想到,便急切的想了解。
那天中午,我给棒妈留了言。很快她就回复我了。她告诉我,她在北京的找到了这方面的专家,做了全面检查,想要找到病因,即便还有很多知道病因也看不好的病。她还告诉我她已经看了那个中医大夫,孩子睡眠得到了很大改善,精神有很大好转。如今医生还怀疑有病灶,正在考虑做手术评估,如果必须手术,她会毫不犹豫……
现在的她心里方向非常明确,如果孩子是基因问题,她认了,就好好养着,如果不是,她接受一切治疗手段……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31098/c50e1df3e85bc5d9.jpg)
看着她的发的每一个文字,我泪如泉涌,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当年。我也突然明白,我之所以不甘心,是因为整整二年时间,从省城到北京,做了那么多检查,没有一个医生告诉我病因,我们是在糊糊涂涂的病着,并且病得很严重。
暗夜里,女儿偎着我,我轻轻地抚着她,又想起了棒妈,想起了群里很多个这样的孩子和父母,我知道,我和女儿并不孤单,未来不管如何,当下都要竭尽全力,心里不由升起了悲壮与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