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红尘修行的鱼儿–加班感悟
昨晚加班很晚,很多琐碎的资料需要一点一点整理,打印出来。今年新规,要求纸质版,以前电脑有资料即可,所以是一个大工程。可惜电脑和打印机很久没有这样高负荷的工作了,经常发生状况,所幸 在我的不断捣鼓中,完成了打印工作,明天就只剩下整理工作了。
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这件事从头到尾我都没有一点抱怨,不满,烦躁的情绪,反而一直很积极的想办法完成,要知道,从通知这件事到被检查,总共也就一天的时间,白天有门诊任务,基本不可能去做,只有下班后来加班完成,如果半年前,我肯定会烦躁,吐槽,不想做,即使做了,也是怨气冲天,整个人状态都不好,而且会很焦虑,在看诊时想着突发工作要怎么做,在整理资料时 又会想到刚才看诊时有些细节没有注意到,会不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总之,整个人很焦虑,用同事的话说,整个人散发着生人勿近的状态。而且,这么短的时间内我根本做不完。所以,最后结果也是差强人意。
昨天却不是这样的,昨天上午接到通知时,已经快速盘算自己要怎么去做,文件里最关键的要求是什么?哪些资料可以直接用;哪些资料需要微调一下;大约需要多少时间,自己粗略评估一下后,发觉晚上10点前可以完成大半,剩下周末花几小时就可以搞定,于是,立即放下这件事,专心的看诊,利用看诊间歇,清理资料,筛选出需要打印的文件,在不断筛选过程中,不断优化工作流程,保证后续工作的顺畅。
下班之后就按照之前的流程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打印机不断卡纸,我也没有急躁,而是在网上搜寻这个型号打印机故障处理方法,按照网上的办法小心的找到故障原因,打印机终于重新开工了,我也很开心 今天又get到新技能了!然后,电脑出现故障了,打电话联系电脑工程师,告诉我,在这种情况下,关机重启也是一个办法,于是,电脑关机,在漫长的等待重启的过程中,我清理手边已有的资料,获得了不少新发现,有些工作可以进一步深入一些,有些工作做了没有记录,就没能及时计入工作量,导致检查时以为没有做,辜负了自己平时的努力。哈哈!终于,电脑也修好了,于是,赶紧打印自己需要的资料,紧赶慢赶,在自己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内心很开心,似乎升级打怪又进了一步。
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我自然进化的过程吗?显然不是的,过去40多年,我都没有进化,短短半年时间怎么可能突变呢?
《专注力》这本书主要描述是注意力空间,这个空间非常小,一次性只能存储很少的信息,因此,我们必须好好管理。我们的注意力空间有限,所以不能一次完成两个复杂的任务。
在完成一个复杂的任务时:
①你可以利用剩余空间思考完成该任务的最佳方法,这样就可以更聪明地工作,避免进入自动模式。
②剩余的注意力空间,可以让你在工作时更容易觉察到应该将注意力导向何处。
所以,昨天下意识的按照这个原则分配处理我的工作。
昨天接到任务时,其实是一件复杂的任务,需要大部分的注意力空间,但同时,我还有门诊工作,也是一个复杂的任务,我没有能力同时完成两项复杂的任务,所以,我首先需要做出一个选择,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但是,新任务量大,如果没有很好的理解,可能完全不知道从何做起,于是,利用上班前休息时间,仔细阅读文件,弄明白自己要做什么?需要从哪里获得这些资料,弄明白以后,就将这个工作暂时放下。
门诊也是一个极其需要专注力的工作,你必须专注于每一个来访者,了解他们的状态,给出他们需要的合适的治疗方案。在门诊工作间隙,利用剩余的注意力空间,思考一下,资料准备的工作流程是什么样的,如何优化。也是给自己一个休息的机会,这时,大脑会比较活跃,而且很容易快速聚焦于目前正在从事的工作上,所以,昨天整个门诊我都是心平气和的,不疾不徐的按照自己的节奏看诊,并没有因为有突发任务而变得比较急躁,导致看诊节奏被破坏,自己整个在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里。我们同事都说:你不说,我们都不知道你还有这么紧急的任务!完全和以前不一样!我内心暗暗得意,那是,我进化了!哈哈哈!
加班的时候,不断思考完成这个任务的最佳办法,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同时,在遇到问题时,有足够的注意力专注于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后,将注意力再次聚焦于如何优化工作流程了,所以,昨天整个情绪状态很好,虽然,没有体验到心流的状态,但是感受到了高效率的工作状态,自己感觉还是很满意的,最重要的是,我似乎又一次体会到对抗焦虑赢了的感觉,这种战胜自己的感觉真的很不错!想起了这样一句话:认知水平决定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