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一)

2016-11-05  本文已影响225人  语冰之蝉

今天谈到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说起心理不健康,很多人都会避讳莫深,好像自己得了心理问题就让人抬不起头的样子。我想说,这是历史遗留的社会问题。从现代往前一直追溯到改革前、解放初、再到民国,(话说中国古代对癫狂之症是不歧视的,不信的看官自行百度,而且古代中医是可以治疗的)癫狂之人和残疾人一样,被看做没有社会作为的,是不能为家族和社会提供产值的人群,是纯粹消耗的人群,于是被“主流的正常人”所歧视。

到底这种歧视从哪里来的,话说我也不知道,倒是可以去做一些历史追溯的研究。

时至今日,我们的心底还会难免有这种隐隐的担忧(当一种观念成为社会主流文化,也就深深印刻进大众的集体潜意识里了,不断被传承下来),作为一个心理有问题的人,很有可能被社会甚至家庭所抛弃,所以很多时候忍受心理的痛苦(当真是牺牲小我成全大家啊),也不愿意让人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免得面对大家的愚弄和嘲笑,却不会有人站出来替你说话,哪怕是家人。

但心理的健康或不健康并不是固定的,我们的感情生活随时随地的收到外界的影响,当受到某些情感刺激的时候,有人理解和沟通的时候我们容易恢复一点;如果没有人理解和沟通,我们自己理解沟通也可以保持健康;如果自己也没有办法理解,就是说我们自己和自己的内部断了联系,那心理健康就会出现问题。

可以这么打个比方,你看见过电脑调色板的黑白色卡吗?从黑色到白色渐变过渡,两端是绝对的黑、白,中间都是灰色,你找不到一个点是黑色或白色的。

这就像是我们的心理状态,只有极少数人到了两极回不到中间,绝对的大多数人都在灰色地带徘徊的,我们其实区分不了你更健康还是我更健康。

告诉你一个秘密,心理健康的人有更多的灵动性,可以知道自己在哪个点,并且遇到事情尽可能的做调整。不管你如果在哪一个点不动,都不是最好的选择,而心理学把这个叫做固着。

当你遇到外界的情感刺激,并发现自己很难调整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事是为自己尽责,了解自己状况,尽早的调整心情,做一些让自己能感受到情感的事情,面对自己可能出现的情感波动。

这个说明你是个正常人,因为我们都是七情六欲的正常人。

最后,不要害怕,流露那些情感吧,那正是----人生的滋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