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古体诗读书

唐诗打卡第十三天:诗佛也会呻吟

2018-11-12  本文已影响6人  海飞廉

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骄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注】傅:同“敷”。

持谢:奉告。

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亦有“诗佛”之称。 图片来自网络

【译】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

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

平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

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

【析】诗人所处的盛唐时代,在繁华的外衣下隐藏着政治危机:奸邪小人把持朝廷大权,纨绔子弟凭着裙带关系飞黄腾达,甚至连一些斗鸡走狗之徒也得到了君王的恩宠,身价倍增,飞扬跋扈;才俊之士却屈居下层,无人赏识。而“读书三十年”的儒生,却“腰下无尺组”,“一生自穷苦”。

王维以这首诗来借咏西施,以喻为人。《西施咏》取材于历史人物,借古讽今。诗人借西施“朝贱夕贵”,而浣纱同伴中仅她一人命运发生改变的经历,悲叹世态炎凉,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感慨;借世人只见显贵时的西施之美,表达对势利小人的嘲讽;借“朝为越溪女”的西施“暮作吴宫妃”后的骄纵,讥讽那些由于偶然机遇受到恩宠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人;借效颦的东施,劝告世人不要为了博取别人赏识而故作姿态,弄巧成拙。

诗的开首四句,写西施有艳丽的姿色,终不能久处低微。次六句写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宠爱,就身价百倍。末了四句写姿色太差者,想效颦西施是不自量力。语虽浅显,寓意深刻。

【评】

王维本意是借“踩”西施,抒发自身对这个时代的愤愤不平,句句都是讽刺讽喻挖苦。我们来感受一下。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这里可能暗指那位贵妃了,毕竟后世都认为她们是一个级别的。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这是说的是一朝青云、飞黄腾达的纨绔子弟。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这里说的是一帮跟风的墙头草,阿谀献媚的小人。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君宠益骄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这里说的是凭借恩宠趾高气扬的佞臣妃子。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这里又是说那些梦想“终南捷径”的假隐士。

咋说呢?西施完全就是个幌子。王维这样有身份、有地位的贵族,号称参禅信道、佛缘非常的隐士,说句“马勒戈壁”都得遮遮掩掩。

所以,只有暂时委屈一下西施了。不过这样“红颜祸水”的女子,脏水也够多了,不多这一盆。

【释】

唉,今天不想说了。

那些个贱人!

哪怕只是打个比方

也是糟蹋了那家乡的美人。

这首诗让王维老儿的档次不知道降了多少

【理】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宁做寻常妇,不为王侯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