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传习录》下黄修易录07

2022-12-05  本文已影响0人  朱红东

【原文】

        又曰:“诸君功夫,最不可助长。上智绝少,学者无超入圣人之理。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自是功夫节次。不可以我前日用得功夫了,今却不济,便要矫强做出一个没破绽的模样,这便是助长,连前些子功夫都坏了。此非小过,譬如行路的人遭一蹶跌,起来便走,不要欺人,做那不曾跌倒的样子出来。

        诸君只要常常怀个‘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动。”

        又曰:“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

【译文】

        先生又说:“诸君用功,切不可‘揠苗助长’。天资卓著的上智之人绝少,学者不可能一步登天就成为圣人,在起起伏伏、一进一退之间,才是学问功夫的次序。不能因为我前些日子下功夫了,今天没管用,就强装出一副自己修养很好,没破绽的样子来,这就是揠苗助长,把前面下的功夫都破坏了。这可不是小过错。

        比如行路之人,不小心跌了一跤,爬起来便走,不要装出一副没有摔过跤的样子。

        你们只要怀着一颗‘避世也不郁闷,不被人认可心里也不郁闷’的心态,只管依照自己的良知耐心坚持去做,不管人的非议嘲笑,不管人的诋毁诽谤,不管人的赞誉辱骂,也不管自己的功夫是在进步还是退步,进步快还是慢,我只管由这致良知的心主宰而没有停息,久而久之,自然越来越有力量,一切外事外物,都不能摇动我心。”

        先生又说:“人人如果着实用功,随便他人如何诋毁、诽谤、欺辱、轻慢,都是自己受益的方式,都是可以助长德性的资源。如果不用功,他人的意见就好比妖魔,终究会拖累到自己。”

【浅谈】

1、王阳明此论,正是一切学问功夫的关键,总结起来就是五条:

1)致良知,只在良知上下功夫;

2)日日不断,时时刻刻不停息,必有事焉,至诚无息;

3)不期必,不预期其效,不将迎意必,不“意必固我”,必有事焉而勿正,勿忘勿助,绝不揠苗助长;

4)四是不被认可,不被任用也不在乎,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夭寿不二。

2、能深刻理解以上四条,久而久之,自然力量越来越大,你就能够……

慢着!一说“你就能够……”其实已经在预期其效了,在将迎意必了,再往下走一步,就是揠苗助长。

3、所以还有第五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之所欲、所好、所乐者,就是我的良知,良知比什么都重要,致良知,我只是要致良知,其他结果是自己来的,不是我刻意去要的,来什么我都接着,来什么我都接受。

4、到了这个境界,是真功夫了。真功夫表现出来是什么呢?就是不为外物所移,任他威逼利诱,我自岿然不动。别人诋毁、诽谤、欺辱、轻慢你,总是有个原因,提醒你思考一下,注意一下,也是受益。

5、如果他的诋毁实在是无理和荒谬,克劳塞维茨也有一句话:“批评意见不管多么荒谬,至少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别人看问题的角度。”董宇辉近日亦言“若批评无自由,赞美也将毫无意义”心大一点,境界高一点,一切没有什么大不了。

6、因为良知是本根,生生不息,功夫切不可间断或跨越,凡修行必有道次第,由小学,中学、大学一步步由易到难,由问道、悟道、行道逐渐进入圆熟化境。所以惠能大师言“道需顿悟,事需渐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