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读书

《山海经》之嶓冢之争

2022-05-18  本文已影响0人  Mihook

我抬起眼帘,按了按太阳穴。自从我醒了之后天天就是给这些小神祇们断案子,今天这又是闹得哪一出啊。

“今日起的又是何事?”

“上神,我与汉王山在争论到底谁才应该享有“嶓冢山”之名。”

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这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为个破名字起争执,这两个山神看着年岁也不小了,怎么还没活明白...赶紧给他们弄走,我好继续睡觉啊。

我指着刚才说话的山神,“你先说,你叫什么名字来着?”

“上神,吾名齐寿,现居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东南60里处,齐寿一名,乃是唐之后被改称之名。”

“上神,吾名汉王,现居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是...是从北魏开始被称为嶓冢,后来几经改名改到了现在的名字。”

“这不是很清楚了吗,人家齐寿山是唐之后改了不叫嶓冢,你是北魏之后才改名叫嶓冢的,你叫嶓冢的时间明显晚于齐寿山,你还争什么啊?!”这不是没事找事系列吗,就是自己明明没有理,还要挣上三分啊。

“可是,嶓冢一名,来自于汉水的起源,我才是汉水的源头啊。”

“《尚书·禹贡》中记载: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

“《山海经·西山经》中也记载: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

可见,作为汉水源头的我,才应该拥有“嶓冢”这个名字啊!!”

“你好意思说你是汉水的源头,你要脸不!!”

“要不是汉初发生的嘉陵夺汉(1),汉水源头和你有半毛钱关系啊。刘邦那小子当年就是利用的这段古汉水实现的暗度陈仓,你看看现在的情况有没有可能实现暗度陈仓。你和我讲源头,讲历史,先读点历史再来说话,自己几斤几两没点数吗!”

我下意识地皱了皱眉,也不知道他哪句话让我有点不爽。不过作为一个上神,我也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和这帮小神祇置气,忍了吧。看这两位,我再不说两句又要打起来了,劝架动嘴就行,拉架还要出力气,盘算了一下,还是劝架合适。

“说事就说事,人身攻击尽量避免啊,好歹都算得上是神仙,都是有身份的人。”

“说实话啊,从历史角度看来,嶓冢这个名字的确应该归齐寿山。汉王山,要不你别争了?”

“对对,汉王山,你争什么,嶓冢山这个名字就应该是我的,回去告诉西方鬼帝赶紧搬家,搬到我那里去。”

好家伙,原来这俩争了半天,争的不是“嶓冢”这个名字,而是这个名字带来的名人效应啊!!这群小山神什么时候也变得如此弯弯绕绕,为点名人效应带来的香火钱,真真的够拼的了。我也是睡得太久,都跟不上这些小山神的算计了,现在神仙的地界也变成如此了啊。

汉王山这气愤的表情,看来不能这么和稀泥了。西方鬼帝这件事,我得弄清楚,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啊!

“等等,这个西方鬼帝又是怎么回事?”

“东晋葛洪撰的《枕中书》中,提到了五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作为西方鬼帝,治嶓冢山(2)”汉王山这一下子来精神了,抢着介绍了起来。

此处应该沉思一炷香的时间,要显得我的答案经过了深思熟虑,不是盲目给出来的。

“齐寿山,你看啊,这本书是东晋时候出来的,那个时候呢,汉水的源头已经变成了汉王山,所以呢,葛洪可能认为嶓冢山就是汉王山了。嘉陵夺江这件事距离他的年代也是很久了,他可能也不知道这件事情了,他估计呢,就是想用个有来头的名字彰显自己这本书的深厚底蕴,可能都没去考据嶓冢山到底是哪里。”

“要不,嶓冢的名字归你,西方鬼帝还是别搬家了,搬个家也是挺麻烦的一件事,是不?”

“那这个名字还有什么意义啊。”

齐寿山还老大不乐意了,真是...

“不过就是个名字,名字这东西就对人有意义,方便他们称呼。我们这些神仙不要太拘泥于这些表面的东西。反正山上的花花草草都在,树木河流也都在,你就是你,是世上不一样的烟火。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上神……”

看到齐寿山又要说话,我赶紧继续安抚。

“齐寿山,虽然西方鬼帝不能搬到你那里去,但你也有你自己的魅力,就像你说的,你那么悠久的历史,一定会在某个历史片段中留下璀璨的身姿。”

此刻,我就特别讨厌我这空空的脑子,不记得很多事情了,都没办法继续,我赶紧给汉王山递个眼色。

“对对,上神说的对”还好,汉王山还算是个机灵的。

“就像上神说的,我的历史没有你长,知识也没有你丰富,在很多方面都略逊于你,你总得给后辈留点生路吧,哥哥你就不要与我争了嘛。”

真的是后生可畏啊,这马屁拍得我一身的鸡皮疙瘩。

“你看你,又是轩辕故里,还可能是李渊的诞生地,可以宣传的点那么多,何故和我争一个嶓冢山之名,是不是?”

“那可不是,我还是秦的起源之地呢...”

“对啊,你很优秀,你是世上最优秀的山神,是吧,汉王山。”

“对对对,非常对,走吧,齐寿山,我们出去喝一杯。”

看着两个山神离去的背影,我深呼了一口气,和稀泥也是需要水平的,这场争执解决下来我也是挺累的,赶紧回去睡觉休息休息吧。

(1)汉朝初年,武都郡大地震导致略宁交界地的地形发生巨大变化,切断了西汉水东流的路径,导致西汉水被迫南下,汇入嘉陵江,史称:嘉陵夺汉。

(2)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 、"鬼门关"。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北方鬼帝: 张衡、杨云,治"罗酆山"。南方鬼帝: 杜子仁,治"罗浮山"。中央鬼帝: 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