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希望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翼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序
几缕残阳散落将被无边的黑暗所吞噬,在残破的泥墙上泛不起一丝涟漪,这里没有与外界沟通的媒介,没有自由的阳光和空气,没有夏日里漂浮在空气中青翠树木与水雾相结合的味道,只有一寸一寸无谓的挪移的时光和严厉腐败的监狱管理制度。
监狱里的犯人大多麻木又冷酷,以日复一日的欺凌弱小和下无聊的赌注为乐趣。
盛夏,破旧的巴士运送来了一批新的犯人,踏入这所监狱的铁门,就等于交出了一生 。
他,安迪,是这批新来的犯人中的一个,作为无期徒刑犯被关在了这里。第一天晚上,同行的胖子因为打扰到了狱中长官,被当众踢爆了头,死了。早上起来,大家都在饭堂吃饭,他听见狱友谈论起胖子来,他问:“他叫什么名字?”众人很奇怪,有人似笑非笑地回问他:“你说什么?”旁边有人开始偷笑, 他的眼眸清澈又坚定:“我只是想知道有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新来的,他都死了,管他那该死的名字有用吗?” 他低头不语,长长的眼睫毛几乎盖住了眼睛,大家都背后说他做作。
当看管电台室的警卫上厕所时,他在电台放起了唱片,从来没有被使用过的操场扩音器被重新唤醒,歌声直冲云霄,所有的犯人在操场立定,久久凝望着扩音器。没人知道歌曲里两个意大利女人在唱些什么,他却因为违反纪律被罚关禁闭一周。他出来时,有人调侃他:“嘿, 音乐大师,没别的歌放吗,比如汉克.威廉姆斯(美国民歌界老大)的歌?”大家都笑了。
这便是监狱和监狱里被体制化的人们。 他们在高耸的石墙里过了一年又一年,没有对生存的动力,没有对自由的渴望,身体和精神都受到拘束,久而久之,如同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
安迪与这里的人们不太一样,不仅是因为他是被冤枉入狱的。像是唱着美丽赞歌的鸟儿,误打误撞飞进了高耸的石墙,使高墙内的一切都黯然失色。
入狱的第一天晚上,他眼睁睁看着狱友被警官打死,他的心好痛,听着那个胖子的呻吟渐渐的渐渐的小了,看着他被悄无声息地拖出去,他转过头痛苦的望着墙壁:人生会有很多个夜晚,那个晚上是最绝望最漫长也是最难熬的一个。
当他因放唱片的事被关禁闭被放出来后,犯人们同情他,“被关禁闭的日子实在是太难受了,简直度日如年啊。” “不,那是我度过最舒服的日子了,”他回答,“我有莫扎特相伴”有人惊奇了:“他们允许你带唱片机进去吗?”“在脑里,在心里,那是天籁之音,那是他们夺不走的宝贝。”“那些音乐在牢里没什么意义。”他的好朋友瑞德忽然抬起头说,安迪看着好朋友的眼睛。
那里藏着一个人被监狱里的制度化折磨了二十年的痛楚,藏着无穷的凄凉与悲伤。
“正因为在牢里才有意义啊,那是希望啊。”他对着瑞德说,甚至激动起来,瑞德紧盯着他:“我来告诉你吧朋友,希望是个危险的东西,希望能让人疯掉,你最好不要有这个念头。”
安迪并不认同他的朋友,于是他用拳头大小的小锤坚持不懈地挖通了一条通往外界的通道,从森严的鲨堡监狱越狱了。这条通道被瑞德称为:“需要花上六百年”,“不可能打通的”奇迹,安迪用二十年做到了。
“希望是件美好的事,也许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当我们还是孩子,懵懂无知的时候,我们便开始向着人们心目中的完美形象一点点的进发修炼。我们不断地被告诫要完全清除干净自己内心不贴合大众思维的异常想法,竭尽全力的、衷心地理解它的教化,并且努力做到完美,从而赢得世人的赞赏。渐渐的我们拥有了统一的节奏和频率,而我们对自己却一无所知,那些单纯的梦想也渐渐离我们远去。这种体制化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使我们失去了人在一生中最宝贵也最应竭尽全力去珍惜保存的东西。
安迪的身上有一种可贵的品质。他被人陷害而入狱,但是,他心中对于自由的渴望之火并没有熄灭,他一直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自己的逃亡尽可能的作准备。他看上去懦弱,实际却十分坚强。他聪明而有学识,善待他人,善待自己,从没忘记自己是个有尊严的人, 从没忘记过希望和自由。
安迪是强大的,他的强大是一种渴望自由希望的心,一种高大监狱围墙挡不住,暴力摧毁不了,20年时间都磨灭不了的心灵。他相信人应该有希望,他相信人的意志应该是自由的。
无论你身在何处,被何人掠夺了何物,内心追寻自由,头脑拥有学识且从未放弃过希望,那么在内心深处,你永远是自由人,永远都是携着绿枝的鸟儿,在逃离气急败坏的捕鸟人后,扑棱翅膀精神抖擞的飞往天空的方向。
“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 因为他们内心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