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教育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

家庭教育:赵丽颖中式发音被嘲笑,有些娃儿一开口就赢了

2017-10-30  本文已影响0人  小伙伴TV

前段时间,《爸爸去哪儿5》中的萌娃狂飙英语,片内片外圈粉无数。而时过不久,赵丽颖用一口“过于标准的中式英语”代言Dior的视屏被疯传,一时间网上充斥着各种吐槽和嘲讽,也有发文指责媒体言论过于刁钻刻薄,不应过度追求纯正口音而导致语言学习本末倒置,让人失去自信不敢开口表达。

诚然,一门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传递信息,清晰、准确、流畅地表达信息远比口音问题更重要。但信息的准确传达很大程度是建立在标准发音的基础上的谁愿意通过你带有口音的发音费劲地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呢?夸张点说,别人是听得懂你带有口音的英语,但可能得听上两三遍,稍微结合一下普罗大众“容易犯的发音错误”知识点,在脑子里迅速融会贯通才能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就吃了发音不标准的亏。她出生茂名,小学到高中的任课老师都用夹杂着普通话的广州白话传授知识。到了大学,无论是上课回答问题还是日常与同学交流,她说普通话都带着浓浓的白话音,加上她思维和语速较快,周围的老师和同学时常一时反应不过来,得费好大功夫才能明白她说什么。虽然带着学霸的光环,但交流时难被理解甚至被嘲笑的窘态、努力想准确表达的迫切心境,或许只有当事人才能深刻体会吧。

生活中不乏因地方口音而产生的笑话,有些笑话甚至被艺术加工为小品和相声。带有地方口音的语言不仅树立了交流障碍,而且可能会让当事人发窘、甚至自卑。心态积极的当事人可以一笑置之。心理素质差的人也许会久久不能释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误以为,别人的无意发笑和非恶意的调侃是对他们人格的嘲笑。他们不知道,大众对地方口音的笑,不是出于地域歧视或人格歧视,而是出于对陌生口音的猎奇心理,以及某些地方口音本身听起来就给人一种“喜感”、“好玩”、“发嗲”、“可爱”、“软妹”等印象。

知乎上说,“当一个人足够优秀的时候,口音就无所谓了,甚至可以成为他个人的标志之一。”这个结论是建立在其他条件优秀基础上的,那些光芒足以掩盖你带口音的小小缺点,这时大众的调侃可能会相对宽容。然而,作为一种可从小培养的、稍微努力一下就可牢固掌握的基本功,发一口标准的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已经成为大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在大部分情况下,准确发音有助于个人自信而准确地传达信息。让别人听得懂,容易听懂,听得舒服,何尝算不上一种优秀的软实力呢

那么在幼儿阶段,作为家长,

应如何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英语发音习惯呢?

听是说的基础,听得正确才能发音准确。

家长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听音能力,选择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原版动画和原版英语儿歌。英语动画、儿歌往往语速较慢,发音夸张,很容易让孩子模仿。孩子通过大量听取优质资源进行“磨耳朵”,可以培养对英文的好感度、和对英文语音语调的熟悉度,更容易培养对英语的兴趣、进行英语启蒙。听的形式包括泛听和精听。

2岁以下的孩子以泛听为主,以培养对英语的感觉为主,不要求将听到的说出来。此阶段可以选择一些韵律感和节奏感较强、歌词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儿歌作为听力材料。这些材料往往具有开发成魔性洗脑歌曲的潜力,听起来很抓耳,比如儿歌《Jingle Bells》。在泛听的时候,家长可以结合语义做一些动作,或让孩子看到相应的动画画面,让孩子将听到的和看到的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加深记忆与理解。

2岁以上的孩子以精听为主,要求反复循环地播放,尽量使孩子听懂内容,因此在材料选择上,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故事性、趣味性强的英语动画,保护孩子对英文学习的兴趣。很多家长在播放英语原版动画的时候会有疑惑:孩子会不会看不懂呢?其实,家长一开始就可以给孩子播英语版的动画片,因为当孩子习惯看中文动画片,或者说中文成为孩子的强势语言后,他们就很难接受英文动画片了。家长也无需担心孩子看不懂英文动画片。孩子的思维方式和潜力跟我们不同,他们有能力通过情境去揣摩剧情。

此外,2岁初的孩子已经开始呀呀学语了,家长可以将听到的看到的简单单词重复着读出来,并让孩子看家长的口型试着模仿出来。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看到苹果能说出apple,看到爸爸能说dad就已经很不错了。等到孩子能表达出完整的语句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或复述动画片中的简短对话,为人物配音

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人。

除了雇佣外籍教师,家长多与孩子进行英语互动是幼儿学英语最有效的方式。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自己英语不好不会教孩子。事实上,幼儿英语并没有很高难度。就算家长没有一点儿英语基础,也可以利用陪伴孩子看英语动画、听英语儿歌的过程,像孩子一样从头学起。家长的学习能力比幼儿高,可以把自己当做孩子学英语路上的引路人。相信你们的陪伴一定能使孩子学得更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