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幽幽南山杂谈人生

她是民国第一才女,骂过慈禧、当过总统秘书,却终身未嫁

2019-04-15  本文已影响65人  语非年
她是民国第一才女,骂过慈禧、当过总统秘书,却终身未嫁

文/语非年


民国时期才女众多,张爱玲、萧红、石评梅,皆为才女,而她却排在四大才女之首。

她是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位女编辑,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女校长,民国时期第一位女富商,也是英敛之最赏识,袁克文最为青睐的女子。

她就是才华与美貌并存的奇女子,吕碧城。

                        01

出生于晚清的吕碧城,是个典型的书香门第。

祖父是太学生,也就是受公家资助在国子监读书的士人。父亲吕凤歧也是当时的进士,后任山西学政,和张之洞一起创办了著名的令德书院(现在的山西大学)。母亲严士瑜,也是名门闺秀,擅长诗词与绘画。

在家族沉淀的书香里,吕碧城从小对绘画和诗词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5岁时,吕碧城随父亲一起逛花园,父亲见风吹杨柳,意境颇美,随口吟了一句上联:“春风吹杨柳”,不料身后的吕碧城竟然马上接道:“秋雨打梧桐。”父亲大为惊讶!

7岁时,吕碧城已经能画大幅山水,笔墨刚柔并济,酣畅淋漓。12 岁时,她就能作出令大才子樊增祥拍案叫绝的诗句。

按照正常的生活轨迹,吕碧城会和那些出身显赫的古代才女一样,幼时在家吟诗作画,到了婚嫁之年,找个门当户对的世家大族嫁个如意郎君,过着风花雪月的日子。

然而,没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吕碧城也不例外。

在她13岁那年,父亲突然病逝。

因为吕家没有儿子,只有女儿。一群虎视眈眈的族人,为了争夺吕凤岐留下的两千顷良田和价值不菲的家产,不惜代价撕破颜面,把吕碧城母亲软禁起来。

幼小的吕碧城,焦灼地期盼有人能帮她,可举目无亲。她唯一能想到的是那个9岁时订婚的未婚夫汪氏。汪氏是小有势力的乡绅之子,想着是可靠的。却不料,他避而不见!

无奈的吕碧城,急中生智写信给父亲生前的朋友与学生,四处寻求援助,最终囚禁多时的母亲才得以脱险。这时,汪氏却落井下石,向吕碧城提出了退婚,理由是:“她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能耐,能够“翻云覆雨”,这样的媳妇日后过了门恐怕难以管教。”

汪氏的退婚,让吕碧城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也让她日后对婚姻与爱情心存芥蒂。

                     

                        02

经历了家庭变故、退婚风波,此时的吕碧城,心底早已明白,失去了依托,走到了绝境,唯有自己长出羽翼来。

不久后,吕碧城随母亲投奔了在塘沽任天津盐运使的舅父严凤笙,开始她们寄人篱下的生活。

光绪二十九年(1903)春天,吕碧城舅舅官署中的一个做秘书的方太太要到天津,吕碧城央求带自己一起去,结果却被舅舅训斥一番:不守本分,不守妇道。

训斥并非对所有的人都有用,有人或许会当做一个禁令,不敢触碰;有人却会因为这种训斥而唤醒不安分的神经。吕碧城无疑属于后一种人,在舅舅这一骂之下,她只身踏上了开往天津的列车,离家出走了。

到了天津之后,吕碧城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她的一封求助信阴差阳错地落到了当时《大公报》总经理英敛之的手里。

英剑之看后对吕碧城的文采大为赞赏,随即连夜拜访了吕碧城,得知吕碧城出走的前因后果之后,更是钦佩不已,当即聘她为《大公报》的见习编辑。

英剑之

此后,吕碧城凭着自己的才华与努力,诗作在《大公报》发表之后,深受业内人士的好评,报纸销量一路猛增。很快就成为了《大公报》的主笔。从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编辑就此诞生。

她是民国第一才女,骂过慈禧、当过总统秘书,却终身未嫁

1908年,慈禧太后逝世,清廷一阵动乱。吕碧城听闻这一音讯以后,写词《百字令》登报,痛骂了一顿慈禧。说她在主持朝政的近半个世纪中,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边疆大片领土、国库中大把银钱,全都送给西洋诸国,她到阴曹地府后,哪有脸面去见汉朝的吕后与唐朝的武则天?

彼时,吕碧城还发表了大量尊重女权、倡导妇女解放的杂文。这一时间她成了民国女子中的一个“另类”

她的这些观点,在男权当道的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快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热议的话题。吕碧城也因此在文坛崭露头角,从此声誉鹊起。

但是,在吕碧城看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独立,首先必须“启发民智”。于是,她萌生了创办新式女学的想法。

她在《大公报》接连刊文,对兴办女学之事进行宣扬,几经周折,“北洋女子公学”成立。年仅23岁的吕碧城成为当时职位最高的女性,也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位女校长。

(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师生合影)

后来,袁世凯出任民国大总统时,吕碧城被邀请出任新华宫总统府的机要秘书,后又担任参政一职。

但官场的勾心斗角让吕碧城无法适应,她很快就辞官离京了。

                                  03

生活里,总有许多的不圆满之处,但一定不能浪费时间,努力让自己充实也是一种追求。生活充实了,心也就安定了。人这一生,只要无愧于时间,就是对生命最好的交代。

吕碧城努力做到无愧于时间,无愧于自己!

辞官离京后,吕碧城携母亲移居上海,安定在上海也不忘与外商一起经商。

短短的数年间,吕碧城凭着自己努力和早前人脉的积累,很快就在上海赚到了第一桶金,成为了上海滩有名的富商。

成名后的吕碧城,在商界也名声大噪起来,从此成为了各大名流场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吸引来无数民国风流才子们的目光,可她一个也看不上。

老师严复曾亲自为她撮合婚事,男方是驻日公使胡惟德,但胡惟德并不入吕碧城之眼。

而袁世凯之子袁克文、李鸿章之侄李经义等人也曾纷纷写诗迎合,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吕碧城也不为所动。

她是民国第一才女,骂过慈禧、当过总统秘书,却终身未嫁

她曾说:“生平可称心的男人不多,梁启超早有家室,汪精卫太年轻,汪荣宝人不错,也已结婚,张謇曾给我介绍过诸宗元,但年届不惑,须眉皆白,也太不般配。”

“我之目的不在资产及门第,而在于文学上之地位。因此难得相当伴侣,东不成,西不合,有失机缘。幸而手边略有积蓄,不愁衣食,只有以文学自娱耳!”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吕碧城的真实写照,加上童年遭遇的退婚,让她明白在自己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委屈求全和将就这样的字眼。在爱情里,吕碧城宁缺毋滥。

就这样,此后她终身未嫁。

                                  04

真正强大的人,不会将自己的人生寄托于一份爱情或者工作,哪怕时运不济,她也会牢牢地将命运攥在自己的手中,面对质疑,也始终不改初心。

立志独身后,吕碧城学起了外语,决定到国外去看看。

1918年吕碧城只身前往美国就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学与美术,兼为上海《时报》特约记者,将她看到的美国之种种情形发回中国,让中国人与她一起看世界。

四年后学成归国。1926年,吕碧城再度只身出国,漫游欧美,此次走的时间更长,达7年之久。

她将自己的见闻写成《欧美漫游录》(又名《鸿雪因缘》),先后连载于北京《顺天时报》和上海《半月》杂志。民国时期,人们了解西方的窗口也是通过这本《欧美漫游录》而来。

她是民国第一才女,骂过慈禧、当过总统秘书,却终身未嫁

1943年1月24日,吕碧城因病逝世,享年61岁。亲友们遵照她的遗嘱,将她的遗产,以及在美国银行、上海银行的存款,计二十余万港元悉数捐出。并依她的嘱咐“遗体火化,把骨灰和面粉为小丸,抛入海中,供鱼吞食”。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她留下一首诗寄给友人:“护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绩忍重埋。匆匆说法谈经后,我到人间只此回。”

吕碧城终其一生,还是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她徜徉在自己的王国里,不攀附谁,不仰望谁,坚持自己本心去努力创造价值,生生活成了一个穿着盔甲的女王。

《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里有三个层次的活法,

第一个层次:为自己而活。第二个层次:活给别人看。第三个层次:为实现自我价值而活。

吕碧城,无疑是为实现自我价值而活的人。


注:本文原创首发于微信平台“戴维德的杂货铺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