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故事小说

第一章 初遇不识

2020-01-01  本文已影响0人  汪飞wongfei

  第一章 初遇不识

                                一

    今天是2019年2月23日,我身在广东,坐在桌前,努力想着这本书的开头写一些什么好,就像许多作家包装一本书一样,书的封面总让人难以选择内容,也就像第一次去约会女友一样,总是纠结着打扮,书的开篇显得无比重要,因为它是一切内容的开端,也是激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关键,当然也关乎着作家写作的兴趣,甚至影响整本书的风格。窗外下着雨,今天的天气并不算好,但是在深夜听着雨声更能让人找到灵感,无疑这本书是对她的回忆录,我的想法是把她的各个方面通过我的回忆通过文字写在这本书上,但是怎样去写一个人这是一门大学问,是一门艺术,需要很深的写作经验和对那个人的认识,才能行文如流水。第一点无疑现在我还不具备,毕竟是第一次动笔去写作,但是第二点我认为我对她还是有一定认识的,可能只是我的一些主观见解。还不够全面,但是凭着我的记忆,我想我也能描绘一二了。而且我也一直不喜无病呻吟的话语,我一直赞同一种写作的观点,辞藻浮华不是真正的好文章,不管是像我这样初出茅庐的新手,还是像塞万提斯那样在写作行业享誉盛名的前辈们,做到情真意切是关键。区别在于作家对于事物认识的差距,至于文笔随必不可少,但是总可以慢慢增长。你说莫言的文笔比郭敬明浮华吗?(这里并没有特地褒贬两位作家的意思,只是代表个人的喜好),莫言却能斩获诺贝尔文学奖,在读过几本我看来比较不错的书(刘慈欣的三体、了不起的盖茨比、追风筝的人、小王子等等)后,他们的文字没有多么惊为天人,他们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他们对于世上不同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在于作家的真情。一本好书读完让人有着精神的洗礼,无非就是这样了吧。好吧,好像思绪有点飘远了,思绪回到这本书上,经过以上思考之后,我的脑中突然有了井喷式的灵感,源源不断。这本书既然写她,写我对她的回忆、相处、思索,第一视角是我,那开头自然要从我开始。

    我出生在一个中部城市的偏远小乡村,在我的童年回忆里都是和小伙伴打闹在田园中的记忆,互相嬉戏,在我看来那是真的天真无邪无疑了。后来上了学校,小学也是以打闹为主,除了二年级稍微老实了点,那个时候遇上了一位终生难忘的好老师,还记得她姓吕,我总是亲切的称呼她为吕老师。一年级一度班级倒数的我,二年级的阶段考出了全校第一的成绩,这也一度让父母对我寄托厚望。但是后来证明我确实没有惊人的天赋,辜负了他们。这一点我深感惭愧。我觉得能够发生这样的奇迹并不算偶然,那个时候我十分喜欢她的课程,因为她总是很关心学生,我记得每次上课的时候,她总是向我们投来友善的目光,那种感觉就像是母亲慈善的目光,带给人莫名的亲切感,也正是那时我的赤字之心像是受了感召(姑且理解为感召吧),沉迷于课堂和书本上的内容无法自拔。记得还发生过一件让自己哭笑不得的事情,有一个周末,老师布置的双休日作业(那个时候的作业量还是有的,大概要写5h-8h,具体时间记不清了),我放学回到家,整个人就像魔怔了一样,放下书包,开始写作业,连晚饭都只是喝了点粥,那个时候是爷爷奶奶带我,爸爸妈妈在外面,我奶奶一个劲看着我写作业,一开始她慈祥的看着我,觉得乖孙子学习这么认真,甚是欣慰。后来到了晚上十二点,她发现不对劲了,我还在写,丝毫停下来的迹象都没有。我奶奶说快睡觉啊,明天再写吧,今天已经很累了,我仿佛没听到,一个劲重复着,我要写完,还一边抽泣着,不知道那时候为什么会这样,感觉那个时候拿起笔,想到作业就充满着一定要把它完成,不能间歇,这估计是我小学写作业记得印象最深的事情了。现在想想要是后来都以那样的态度学习,恐怕也早就成功的成为一名学霸了吧,也有可能是一名书呆子。后来奶奶还打电话给爸爸、妈妈劝我睡觉,记得到最后,我搞到凌晨两点,作业全部完成后,才睡觉的。后来我奶奶一直说这孩子,这样搞,真的受不住啊,得明天找他老师,作业布置少一点。后来证明她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因为我很快被我的调皮的弟弟和其他附件的小伙伴带着,用现在的词形容就是浪了起来。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进入了补作业的状态。后来换了老师,我的成绩也就平平淡淡,也就是在后来的五六年级,得到了语文老师的肯定,得意了一段时间。

    度过了愉快又幼稚的小学生活后,进入初中生活,那个时候是我又开始学会文静二字的开端,不在嬉戏在田园中,开始好好读书,因为那个时候也明白了父母的不易。开始沉下心,除了假期作业拖拉之外,其余还是很认真的,不知道为啥自从二年级那个热劲后一直很讨厌放假写作业,每次都是最后一天草草胡完。这也大概是我觉得在学业上辜负父母的最多的一件事了。或许这就是常说的坏习惯易形成成,好习惯难养成吧,还望书前的朋友以此为反面教材,因为后来以我的学习经历证明做作业还是很有用的,虽然本人一直不喜欢写作业。但是后来初中也算是结识了一两个学习上的好伙伴,大概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在别人看来,我就是一个一心学习的人吧。就这样几乎都是书本陪伴着上完了初中,也算是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和弟弟二人上了镇中心的高中,虽然不是县一中,但是也还算说得过去了。神奇的是,我和弟弟的中考成绩只相差了一分,我数学高他15分,他英语高我14分。这一直被我们拿来证明我们是真的孪生兄弟的论据之一。

      上了高中之后,我记得自己还保持着初中的那份书呆子的气质,加上家里的小叔也在这所高中执教,我不敢过于放肆,毕竟还有一个实时监控,而且我们家里的男的都有一个特点,表情特别严肃,脾气也很狂躁。所以从小到大,我一直害怕我爷爷、爸爸、小叔,也不知道我有没有成长为他的模样,但愿没有吧。那个时候我对理科充满了兴趣,记得有时候思考物理学一个牛顿力学,能够天天吃饭睡觉,脑中都在想力的合成定律,速度与加速度。这也就是后来我能够在物理测验中拿到满分的原因吧。不过高一之后,这种将学习融入生活,书人合一的状态好像再难找到了。或许是随着年龄的成长,思想感情逐渐变得复杂起来了,不再可能做到只专心于课本。到了高一上学期结束后,我竟然考出了全班第一的成绩,让父母和老师寄托了巨大的希望。没想到这也成为了后来我最大的烦恼。

      好了,我的故事就到里了,印象中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她也就慢慢出现在我的生活中。

                                    二

      “段雯”,班主任拿出花名册点着名字,这时候教室角落传来一个富有特色的音色的声音,“到”,怎么说呢,为什么我会当时注意到这个名字,我当时第一次来到班级,又或许是认识新同学,记不太清了,陌生的环境和新同学让人害怕和好奇,听到这个名字我就感觉很奇怪,因为段这个姓氏比较罕见,至少在我看来,我只在天龙八部中看到过大理段氏,所以心想这莫不是大理的段氏传人。会不会一阳指、六脉神剑的武林秘籍。再加上那带着一丝尖哑的嗓音,尖哑形容或许过于片面和粗糙了。但是我目前还没有想到一个合适的文字来描述她的音色,或许暂时我的文笔无法描述,又或许真的无法简单的用文字描述。但是如果你听过,听久了,你绝对会在想这个世界还有如此奇妙的嗓音。现在光是想想她的声音,我都能想出她当时的很多神态和事情,这可谓算得上是余音绕梁了。但是遗憾的是我真的记不起来是什么时候她和我一个班级的,不知道是高一还是高二,因为那时候高二还有文理分班,也进来了不少同学,这个请原谅我,因为我高一那个时候几乎和她没什么交集,她是一个沉默文静的人,我亦是。我现在甚至有一点敢确定的是,要不是后来江兵老师(我们的班主任和化学老师)把我们的位置调到了一起,我们可能最后也不会认识。

我记得当时朝角落看了一眼,那是一个短发的姑娘,一头乌黑的头发,头发与脸颊平齐,甚是整齐,大大的眼睛,带着眼镜,眼神里透露着一股坚毅,这是一个标准的学习型的女生,看起来并没有多少显眼的地方,我当时心想。好吧,我承认或许当时根本没有关注女生的心思,只有进入高中,对于班上新同学的好奇而已。我看我的书,我上我的课,我的眼里脑海里只有父母寄托的厚望与老师的期待,唯有好好学习这一件事。除了每天和室友偶尔谈谈笑笑,也就是去食堂吃饭,去教室学习,这样的生活就这样占据了我整个高一。从来到班级听到她的名字后,让我好奇了一下姓氏,我记得她就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了。也不知道她对于我的印象是否也和我一样,这个可能还需要去问一问她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