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实操:国内餐饮020政策态势与运营策略思考
一、政策态势
随着近年来网络餐饮行业的迅猛发展,政府和社会舆论对食品安全越发重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越来越全、监管政策越来越严,也越来越适应新形势发展。
网络餐饮服务监管办法(一)政策状况
1.食品安全法规体系逐步完善。自1952年出版《食物成分表》,到先后颁发《食品卫生法》、《食品安全法》,再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并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施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于今年2月发布《网络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及各省区市相继出台食品安全相关地方性法规或指导意见,国内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历经多次调整修订,监管体系也逐步完善。
2.高层领导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食品安全工作做出指示,并提出用4个“最严”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强调“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坚决把好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每一道关口”。
(二)政策趋势
1.新兴业态纳入监管范畴。网络订餐作为近年来的一种新兴业态越发受到监管部门重视,《食品安全法》首次明确了网络食品经营者,包括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法律责任。去年10月,《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开始实施,地方监管部门不断对网络订餐监管加大力度。去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针对网络订餐新业态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和隐患,多次召开会议,并征询部分省局、第三方平台及有关行业协会意见,研究起草网络餐饮服务监管办法并向社会发布公开征求意见。
2.政策走势趋严趋紧。2015年新修订并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被称为“史上最严”,新版法规对原来70%的条文进行了实质性修订,突出了“严、罚、管、治”等特点,填补了网购食品盲区。《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则是适应网络订餐迅猛发展的形势,进一步深化和明确了网络部分的执行管理规则,重点强化平台和经营者义务,强化了法律责任。今年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网络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重点强调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的责任。此外,监管部门采取的约谈经营者、与第三方平台签订安全协议、专项打击“黑窝点”、送餐员兼职食品安全协管员等措施,也都充分显示出主管部门的监管决心。总体而言,食品安全特别是新形势下的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
3.智慧监管和社会共治成为监管方向。一是在《网络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过程中,部分专家呼吁依靠网络技术来实现智慧监管,构建数据共享的黑名单体系等。预期监管部门采纳该意见的可能性较大,未来平台的商户数据可能会被要求接入监管部门数据库。二是呈现社会协同治理趋势。政府对网络平台的角色定位趋于“既是被监管者,也是管理者”。如《征求意见稿》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经营行为和服务进行抽查和监测”。抽查和监测是典型的公权行为,一般由职能部门执行,这凸显了平台对入网者的过程管理,实际赋予了平台以管理义务。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消费维权、社会监督”的社会共治结构将越发完善。
三五外卖失去空间二、政策影响
1.提高平台准入门槛。《查处办法》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都对平台主体责任进行了一系列规定,明确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通过自建网站交易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备案、保障网络食品交易数据和资料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记录保存交易信息等义务;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或者备案凭证的,不得从事网络食品经营活动。一系列规定提高了网络餐饮的准入门槛和监管标准。
2.增加平台违规成本。新《食品安全法》、《查处办法》和《管理办法》均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如《查处办法》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履行相关义务,导致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责令平台停业,并将相关情况移交通信主管部门处理。征求意见的《管理办法》规定,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按要求建立并执行经营主体审查登记、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投诉举报处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制度的,由县级以上地方食药监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3.压缩低端餐饮生存空间。此前,部分网络订餐平台对入驻餐厅店面情况和证照真假疏于审核,无形中为无照无证非法餐饮经营敞开了大门,使得“线下无门店”、“线下被关门”等店铺“线上照样开”。此次,新规明确,利用互联网提供餐饮服务的,应当具有实体店铺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按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主体业态、经营项目从事经营活动,不得超范围经营。原有线下无实体店铺和无照无证经营的低端店铺受到规制,不符合政策要求,线上生存空间大幅压缩,将逐步推出舞台。
承担平台责任 突出食品安全三、策略建议
1.落实第三方餐饮平台主体责任,按照新规要求优化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积极承担平台责任是餐饮类O2O平台践行“消费者第一”价值观的必然选择。应根据食品安全监管的新政新规,优化完善餐饮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落实监测、抽查责任,对商户资质、信息进行真实性核查,对非合规商户如“幽灵店”进行盘点清理;加强商户食品安全教育,如利用商家端APP推送食品安全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商家食品安全和卫生条件重视程度,敦促商家积极整改,做到警钟长鸣。
2.积极参与政策制定,推动社会共治。一是积极主动与监管部门沟通,深度参与政策制定过程,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合理反应政策诉求,让政策制定部门听到平台、商户的声音,引导和影响政策内容,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的政府监管模式,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积极推动社会共治。利用平台大数据优势,与食药监管部门、消协开展政企合作,如构建“社会评价体系”,设立食品安全专项基金,联合食药监管部门或消费者保护协会发布网络餐饮行业食品安全倡议书,向政府传递依法合规经营的积极态度,向用户和社会公众传递企业以安全为己任的价值导向。
3.坚持高品质运营方向,强化饮食安全品牌形象。美团外卖突出“送啥都快”、“送上门的美好生活”;饿了么slogan“饿了别叫嘛,叫饿了么”,突出“准时必达,超时秒赔付”;百度外卖自成立之初便定位于“只做有品质的外卖”。三大平台在食品安全、品质方面的形象不太突出,尚未让消费者有特别突出、清晰的品牌认识。餐饮020平台可以加强食品安全品牌建设,向消费者传递更加明确的食品安全品牌形象。
4.加强食品安全应急预警与管理。食品安全是网络餐饮平台的命门之一,如果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将对平台造成巨大杀伤。如2016年3.15晚会对饿了么平台存在的相应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曝光,在社会引起较大反响。餐饮020平台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提前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