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打造独角兽V2.0(四)---避开产品荒漠

2021-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沐佳

在前几篇文章中,我们主要完成了以下内容: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除了接触到了广告费之外,仍还没有接触到收入。这将是我们接下来两篇内容的主要探讨的内容。在正式介绍渠道与模型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白一下模型的定义:
在本文的定义中,模型主要回答两个问题:

  1. 如何收费?常见的收费模式:
    a. 免费模式:所谓「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模式」。产品对大多数C端用户免费,但是在B端收费。最常见的就是广告模式:聚合用户注意力,再将注意力卖给商家。从百度到抖音、今日头条、朋友圈都可以归入此类。
    b. 免费-收费模式:免费用户可以使用绝大多数基础功能,对收费用户提供更高级的功能。常见的是游戏:大多数人都可以免费玩,但是充值用户会有更多皮肤。
    c. 交易平台模式:撮合交易,从中抽成。京东、淘宝、拼多多都归为此类。
    d. 试用-收费模式:给一定试用期限,或者限额,在限额或者限期用完之后,再收费。很多SaaS服务都可归为此类。
  2. 收多少费?我们使用平均每用户每年利润(ARPU)作为主要观察的指标。即每年能从你的用户身上赚多少钱。有同学就会问了:为什么用这个指标,而不是LTV呢?原因是LTV的定义为用户总生命周期,而对于某些产品而言一个用户的生命周期其实是不太好定义的,这会导致一些模糊;其次是如果一个用户的盈利周期太长的,那创业公司需要准备的现金投入越大。

当明白了模型的定义了之后,我们继续说渠道与模型的匹配。在这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个点:渠道其实是被模型所定义的。很简单,做企业的最终目的:股东权益最大化。说人话就是:赚钱!而如果一个渠道真的很有量,但是CAC永远大于LTV,那来的用户越多,我们也就亏得越多,这很明显是背离了企业存在的初衷,而且明显不持久。

渠道与模型的匹配

ARPU <-> CAC序列

我们将ARPU(平均每年每用户收入)与CAC(获客成本)画成一条直线,低CAC与低ARPU在最左边,高CAC与高ARPU在最右边。然后我们发现在这个序列里几乎可以容下所有的生意:


ARPU<->CAC序列

下边我们从左至右逐一分析:

写到最后

在下一篇文章模型<->市场匹配中,我们会解决最后一个问题,如何评估我们的企业是否已完成了独角兽之路,当我们仍不满足独角兽企业的时候,有哪些方法可以实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