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善者美文美德过期废柴·美文集文海里的一盏明灯

读纳兰词《点绛唇·黄花城早望》

2019-06-11  本文已影响8人  妮妮悠然

原文:

《点绛唇·黄花城早望》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

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

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译文:

初雪后的五更之夜,黄花城中弥漫着寒光,积雪的峭壁上,栈道显得平滑了许多。无边的寒风也阻挠不了我披衣观景的兴致。 面对这茫茫雪色,不觉心中怅然,无限慨叹!什么时候才能天亮,天空中的晨星要消散了,广漠沙原上的大雁也已经起飞开始新的征程。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黄花城雪后将晓的景象。词全用白描,但朴质中饶含韵致,清奇中极见情味。黄花城奇异的景观,作者无聊的心绪跃然纸上。   

上片描写边塞地区凌晨的景色。“五夜”二句谓落了一夜的雪,五更天色欲明之时,雪已经堆得与栅栏相平了。“西风”二句紧扣上文,所以要“看”,是由于积雪的寒光,使人误以为天色已明;“披衣”是由于西风劲吹,寒气袭人。   

下片“对此”二句,又与“看”字关联。看到这白茫茫的一片大雪,无边无际,不觉令人百感交集,不住叹息。“何时旦”句用提问表明此时尚未天明,刚才只是误以为天明罢了。最后二句,又是对“何时旦”这一问题的答覆。星光渐淡,大雁开始起飞,离天明也不远了。“平沙”当然是指“平于栈”的积雪。遣词造句都有着落,前后互相呼应,行文十分绵密。   

通篇只描写景物,而寓情于景,以景抒情。词人用开阔的意象表现内心的情感,将环境的空旷凄凉映照在情感上,将大的环境空间叠加在深沉而复杂的小的情感上,给人呈现一种极具艺术感染力的表现方式。(来源于网络)

感受:

远离家乡,在边塞大雪纷飞的广阔草原中,一个人孤单凄凉的心情,油然而生。正如我们在茫茫人海中,为了生计孤独的拼搏着,无依无靠。何时才能看到未来的希望,烦躁不安的心情也时时地困扰着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