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 游学 和夏校的区别
2020.3.5.今天U姐早上起来看到留学圈一个朋友在说今年霍普金斯夏校明确拒绝中国学生申请。
tip:
美国三大天才营之一:约翰霍普金斯CTY天才营。CTY的全称是Center For Talented Youth美国天才少年中心,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设立,旨在甄别资优学生,为此类人群提供更多的学术支持。它是全美最大天才儿童教育研究基地,类似于我们中科院少年班背后的研发机构。CTY夏令营的课程按年龄段分为2到4年级,5到6年级,7-12年级
这两年U姐很多重心都在幼儿英语和对外汉语上,所以接触小年龄的家长(也就是同龄朋友很多)
基本这些家长孩子都还小,但是都有很好的教育意识 ,大面积的都能接受(出国)这件事。
那么我们来提早了解下,有利于今后对孩子的规划。
先说下和这3个词眼和我的关系。
夏校:
因为留学圈加起来到目前呆了7.8 年所以很多孩子要美本申请的前都会涉及夏校,再加上我们教学身份,很多留学中介都会和我们合作。所以广告单加起来比字典厚。
游学:
新加坡妹妹刚毕业,在BK教育做的项目刚好是负责亚泰地区的游学。所以那时候帮忙介绍中国客户的时候也顺遍了解了他们目前已经开展的游学。后来他们新加坡和悉尼的负责人来上海,我们也认真探讨了下这块。
夏令营:
因为我们的学员对夏令营的需求,所以我们也加入了营地联盟,并在2018年还是2017年去Arnaya培训学习。这次培训让我觉得自己之前的认知很标题档。也从小白真正跨入了营地教育。只是跨入...
那今天就来最简单的分享下U姐所 理解的 夏令营 游学 和夏校的区别
首先是共同点:
1:涉及教育
2:结交新朋友
3:锻炼社交
4:学习知识
5:素质培养
tip:
U姐一边分析不同点,一边简单给各位做个规划参考。所以规划偏向大部分可以实现的家庭和社会情况。其他家长可以自己多搜集资料给孩子规划。
不同点:
夏令营 (国内的国际夏令营)
我指的是在国内的国际夏令营,不是国内那种军训类似的营,为什么是国内的国际营,因为现在市面海外夏令营和游学基本混在一期,家长区分不了两者。所以我就说国内的国际夏令营(简单讲就是在国内,有国外老师,或者国外课程照搬)
适合年龄:大班 中班都可以参加2天一晚那种
随着年龄慢慢长大,可以3天2晚到一周营
小学毕业后就不要选择国内的国际夏令营了。
场地: 营地地点相对来说会比较固定; 比如国内杭州千岛湖有块营地专门做美国营,上海青浦东方绿舟这样。
师资要求: 招聘然后培训,培训内容要涉及:健康与安全注意事项,如何与孩子及家长沟通,青少年心理,紧急情况处理等, 通常我们称之为教练。
(一般国际营的主教老师,都是经验非常丰富的,我们也帮一些营地做过招聘,所以大致了解他们对老师的要求,而且做这些特殊营的老板一般自己带营能力都不错,我认识老几个老板做体育出生)
特色:以活动项目为主,一般就是玩,在玩中学。
U姐有话说:
参加夏令营能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增强体质,培养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有助于孩子形成乐观自信、勇于探索、创造性思考的性格,同时在人际沟通、团队合作方面也得到锻炼。所以在U姐看来 夏令营要非常注重课程设计,趣味性,丰富性,功能性在营地联盟里,那些机构都是有侧重的,比如帆船夏令营 野外夏令营 博物馆夏令营 冰川夏令营 等等的。让孩子们感受自然的多彩。
游学:顾名思义,旅游+学习
适合年龄:初中年龄
场地:游学的地点可能每天都不一样。
我会建议第一次出国可以选择新加坡。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性价比高 双语氛围好。第二年就可以选择欧洲 英国名校路线这些。为什么没有推荐美国,因为夏校我会推荐美国。
特色:通常周一到周五需要到这个学校上课的, 但是他们为了让孩子们经历丰富一些,半个月课程可能只安排你一个星期上课,另外时间就带你们旅游,开拓视野走马观花了。但是这趟旅行能够让孩子有很多新的思考
U姐有话说:
我第一次出国的时候,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无论学习还是旅游,每天都很兴奋。游学可以很好的反思学习 :因为以人为镜(还是形形色色的人)
夏校
适合年龄:高中年龄 (特别高一)
场地:固定大学(插班)
特色:一般有以下3种课程:
学分课程:学分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短期时间内修得美国大学学分的机会。
非学分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任选学习课程,感受美国大学课堂氛围。
语言课程:仅让国际生从听、说、读、写全方位强化,有些学校甚至开设了TOEFL和SAT的相关辅导课程。
夏校的课程很重要,很多后面的同学申请美高或者美国大学,会用到一些推荐信以及在美国的上过的一些学分非学分课程。总的来说,就是夏校对小孩未来出国留学很有帮助,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让小孩参加一些国外的夏校。
U姐有话说:
就像我开头提到的,夏校的一般目的性还是比较强的, 美本申请的能力训练和学分机会。特别国内的学生想要出国读本科还是很有必要提早高一去参加下。
好啦,今天讲到这里, 其实父母给孩子们的永远都是机会,孩子要学的一定是能力。
最后感谢下我的父母朋友在我成长过程中,给我提供了很多机会,让我更多的理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