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金婚(01)
文/胡静
01 金婚
“嗳,元旦就要到了,算了算到今年元旦咱俩结婚就满五十年了哇!”
我和老伴儿的称呼都是“嗳”,我们这些四五十年代的人没有现在这些八零后九零后那么多腻腻歪歪的称呼。
年轻些的时候在外人面前直呼其名,上点岁数以后就在彼此的姓名前面加个“老”字,比如:“老张”“老王”“老李”“老赵”……
回了家连老什么也省略了,就一个字“嗳!”
老伴儿正戴着老花镜看闺女新近买回的《芳华》。
“五十年眨眼就过去了,能相伴走过这么些年不容易呀,我们应该庆贺一下。”
老伴摘下老花镜看向我回应了一句。
“我早就计划简单的庆贺庆贺,等孩子们都聚到一起,咱们吃顿涮羊肉哇。”
“就是,就咱们一家人吃个饭就好了。太张扬了让人笑话,看乃老也老了,么调的”
哈哈哈哈哈……
老伴儿看起来是一脸幸福的样子。
谁说不是呢!看看周围那些和我们同龄的人,可多已经剩孤零零一个老鬼,子女们再孝顺,也比不过这老来有个伴儿。
我们老俩口懂的惜福,经常感谢老天爷的眷顾,虽然让我们失去了一些东西,却给了我们千金难买的健康。
我是个一辈子崇尚节俭的人。我们这一代人都是过过苦日子的,知道这钱来之不易,所以不当花的一分不乱花。
慢慢的就成了习惯了,即便后来生活富裕了,我最喜欢的还是存钱,喜欢看着那些钞票从一张变十张最后变成一捆。
闺女成天给我洗脑,说我不懂生活,不会享受,现在观念改变了很多了,就这还成天说她老爸“抠门,小气。”
我其实也不是小气到什么钱都不舍得花,他们需要买房买车的时候,我该添置都会添置。
闺女成天劝我们就管好自己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但是不由人哇!中国的传统就是父母不闭眼就喜欢为子女操心,总合计着能多为他们积累一分是一分。
这次闺女听说已经结婚五十周年了,又嚷嚷着要订个蛋糕,又被我堵回去了!
我这闺女没少因为花钱挨我们的数落。每次买了东西孝敬我们老俩口,换回的都是一顿数落。
我就想不明白:她究竟图了个啥?!
钱花了也没落个好,还不长记性,下一次照样不商量就给你买这买那。
就有一次买了东西,我和老伴儿都高兴。
老伴儿知道我爱吃甜食,有天一早念叨:
“好久没给你吃元宵了,今天去超市给你买袋元宵吃。”
我是糖尿病,但偏偏就爱吃甜食。老伴儿成天和闺女背后念叨我:“你爸可有意思了,糖尿病不忌糖,就忌了土豆和粉条。”
没办法,你说这一辈子总有个爱吃的东西,临到老了还忌口?我不管那么多,实在想吃我就吃一些解解馋。
我满心期待的等着晚上吃元宵,结果我那忘性大的老伴儿早就忘了九霄云外了。
下班回来的闺女推开我们卧室的门,就留一个能伸进头的缝儿,身子还留在门外,一脸神秘的说:
“老爸,我给你买回元宵了,今晚吃还是以后吃?”
正看书的老伴儿忙忙的放下书问:
“一早我和你爸说今天买元宵,你睡梦中就听到了?”
“没有啊,我就是今天特别想吃饼,去超市买饼去了。但是进去之后就忘了要买什么,站在超市里想了半天没想起来,后来想起我爸爱吃元宵,就买了袋元宵回来。”
“你们这是有心灵感应啊!”
老伴儿大呼小叫的直说神奇。
“你今天要不买回来,我早把早晨和你爸许诺的话忘没眼儿了。”
这是我和老伴儿对闺女的“乱花钱”表示赞赏的唯一一次。
那晚,闺女高兴的洗碗又开始唱歌了。我这闺女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像个大人!
这次,闺女看我们不同意订蛋糕,又满口应承了:
“不订就不订吧!”
不过,我对她是不抱太多幻想!在我们面前她经常是“口是心非,说了不算!”心里头主意正的很,嘴上不和我们硬对抗,每次都是自作主张先斩后奏!
而且还长了撒谎的坏毛病!
每次买东西回来都撒谎,明明花三百买个东西,回来和我们说就是几十,我们也不懂,就信以为真,后来才慢慢发现被她骗了。
闺女也是被我们说皮了,才开始撒谎的吧!
我们老俩口其实知道闺女孝顺,但是也不能表示赞赏哇!
紧的个絮叨也没管住,再要鼓励上,我这傻闺女更不知道该怎么“乱花钱”了。
元旦那天,门铃突然响起,原来是快递:
“请问这里是穆易琛家吗?”
“嗯,你找哪位?”
“穆先生从网上订了一个蛋糕,我是送蛋糕来的,确认一下我送的地方对不对!嘻嘻……”
我接过蛋糕:
“辛苦你了,小伙子,今天是我和老伴儿金婚纪念日,看来是我外孙帮我们订的。”
虽然有点觉得浪费,但是难为外孙有这份心,还给我们订个蛋糕。

其实我心里清楚得很,这又是我那不“听话”的闺女的鬼把戏,自己怕我们念叨,指使着儿子出面订,知道外孙我们舍不得指责!
最终这羊毛还不是出在羊身上?!
我也想开了,不再每天算计着钱过日子了,我们这些老人也赶一回时髦,也庆贺庆贺结婚纪念日。毕竟能风风雨雨一起走过五十年婚姻的夫妻不多。
不少夫妻不是离异了,就是一个先去了,能真正像我们结婚时人们祝福的“白头偕老”的夫妻真还不多。
老伴儿常常感慨:
“这老朋友聚会我是参加一回难过一回,不是这家的瘫了就是那家的得病走了,再看看赵老师一个人,自己得了那手抖的病,哆嗦的干个活也不利索,子女各有各的忙的,谁能每天在身边陪伴着?!还是老伴儿好啊!”
“是了哇,说就的少年夫妻老来伴,越老越觉得有个陪伴的重要了!”
我们老俩口风雨相伴五十年,到现在还能健健康康,也算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那就用你们时下流行的一句话:且行且珍惜!相互关怀,相互陪伴,我能陪老伴儿走多远就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