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启蒙合“童情”--原生态私塾故事之三十二

2018-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溪缓缓流

最近给大家转发的是张祥平老师的家庭助推教育文章,这些文章都和将要谈到的传统教育原理有关,所以,在推荐了张老师的书之后,让大家先有些案例,再讲原理的时候会比较容易理解。

                                                                                                                                                                             徐林茜

                                                                                                                                                                  2018年1月5日

《三字经》启蒙合“童情”

        有个四岁多的男孩子随父母去了美国,快十岁了才回国,插入小学四年级。刚入学时语文测试不及格,但在一年之后,语文成绩就成了全班第一。两年半之后,在全国小学生作文竞赛中获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父亲在美国时要求他背诵《三字经》,并为他讲解其中的内容。回国时,他不但早已把《三字经》背得滚瓜烂熟,而且领会了许多内容。

                    启蒙读物要合“童情”

    《三字经》在宋代写成,后来不断有些增补,但是基本内容不变,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包括无数的英雄豪杰。

    其中的道理,首先就是适合儿童的启蒙需要,也就是让儿童像人类社会一样从简单到复杂。    从“三字”一句开始启蒙,正符合文明进步的过程。

    《三字经》正文开篇的两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对于儿童来说也非常合适:多数儿童,甚至可以说每一个儿童,都是天真善良的;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差异,远远小于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差异,这就是“性相近”;另一方面,到了启蒙年龄,如果不用功,不能知书达礼,今后就会低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反过来,能够知书达礼,今后就会高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这就是“习相远”。

    这样的启蒙,不只开发“智商”,而且激发“情商”:最初的14句,都是用通俗切身的语言来说明受教育的重要性。 这比很多现代启蒙读物都进了一步:不只是“客观”描写,而且有“主观”激活----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就是严酷环境激活人心,促人“应战”。

                       古文是中文的基础

    《三字经》一字一义,与古文相同。学好古文,是学好中文的基础:尽管现代汉语的日常名词以“二字词”为主,如“太阳”、“月亮”、“生长”等等,但是在大量的成语和常用动词中,都使用着“一字词”,如“日积月累”、“雨过天晴”、吃、喝……

    《三字经》三字一顿,六字一句,常用排比,两句押韵,全文不过206句。让孩子熟记领会《三字经》这样的古文,正好是“跳起来能够摘到苹果”:不是太容易,也不是太难。

    用 《三字经》来作启蒙读物,不但可以事半功倍地给孩子日后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有利于孩子更长远的发展:使他们利用古文基础从五千年的文献里汲取精神营养,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需要层次(“情商”)。

    用“白话”译出的古文献,译得再好也走了样儿,而且篇幅大大增加,注释全都移到了最后(字太多,很难用小号字排在句下),令读者大煞胃口。何况很难见到中等水平以上的译本。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在五千年的深厚文化中扎根,有效的助推方法不是给他(她)买白话译本,而是利用《三字经》来为孩子打下古文基础。

                       内容丰富,知识全面

    《三字经》 的第15——21句讲礼仪,22——53句介绍时间、空间、社会环境,54——88句介绍重要典籍, 89——161句是中国历史,162——194句是勤奋学习的榜样,195——206句是勉励孩子的结束语。加上前述的14句,共七大段:教育入门、礼貌、常识、典籍、历史、勤学、勉励。

    这些知识作为一个整体,与现代分门别类的知识可以互补:分门别类的知识很细,容易使孩子“偏科”,有的还影响了日后深造。用《三字经》启蒙,一开始就让孩子对知识整体有个印象,在日后学习专科知识的时候,就不会对其它知识失去兴趣,不会作茧自缚。

    只陷于一个专业领域的人,甚至在“市场经济”中也会面临“知识老化”;更不用说家长们多数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只是一个“工蜂”式的专家,而是希望他(她)全面享受精神生活,触类旁通,甚至在“边缘学科”中开拓出新的知识领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