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亲子育儿

好心的虚假,和狠心的真实, 你认为哪种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帮助

2020-07-23  本文已影响0人  蓬勃育儿社

今天说个扎心的问题。

在前央视著名记者柴静的《看见》一书里,有一段记录“非典”的文字,现摘抄如下:

五月二十七日,急诊科的护士王晶去世。

丈夫给我念妻子的手机短信。

第一条是:“窗前的花儿开了,我会好起来的。”

他不能探视妻子,只能每天站在地坛医院门口,进不去,就在世界上离她最近的地方守着。

她写:“回去吧,你不能倒下,你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依靠。”

再下来,她开始知道自己不好了,在短信里交代着存折的密码。

最后一条,她要他系上红腰带:“本命年,你要平安。”

他一边恸哭一边念,我的眼泪也满脸地流。小鹏(摄影师)瞪我一眼,做记者哪能这样呢?可是我没办法。

他没有告诉孩子。女儿大宝才六岁, 细软的短发,黑白分明的眼睛,她的卧室门上贴了张条子:“妈妈爱我,我爱妈妈。”

我问她为什么贴在门上,她不说话。我说:“你是想让妈妈一回来就看见,是吗?”她点点头。临走的时候,她坐在床上叠幸运星,说装满一整瓶子妈妈就回来了。我在黯淡的光线里站了一会儿,看着她叠,大圆口玻璃瓶里面已经装了三分之一。她叠得很慢,叠完一个不是扔进去, 而是把手放进罐子里,把这一粒小心地搁在最上层。我看着,想找句话说,说不出来。

过了一会儿,她拾起头看我一眼,我心里“轰”一下:她已经知道妈妈去世了,她只是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自己的难过。

出来后,车开在二环上,满天乌黑的云压着城,暴雨马上就要下来。一车的人,谁也不说话。

这是二〇〇三年,春夏之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新冠病毒”肆虐的今天,像这样的人间悲剧可以说每天都在发生。

哪怕是风调雨顺,人也有生老病死,天也有不测风云,有些孩子也必将亲临这妈妈离世的残酷现实。

再退一步,就算哪哪都顺,妈妈也总有上班的时候,出差的时候,生病的时候,也总有不在家的时候,也总有孩子不愿意让妈妈离开的时候,也总有孩子哭着喊着要找妈妈的时候。

那这时候,是要告诉孩子真像呢?还是用个障眼法先糊弄过去?或者是为了不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而和他撒那种善意的谎言?

这天晚上,妈妈不在家,要很晚才能回来。

小六从奶奶家回来一进门就找妈妈,这是他的惯例,往常妈妈也会在第一时间迎出来并高兴的大喊:小六啊,我们又见面了。见面之后的小六可能和妈妈玩一会,也可能就直奔鱼缸了,但今天小六没有见到妈妈,有些不知所措。

爸爸说:妈妈去工作了,要晚一点才能回来,爸爸和小六玩好不好?

小六犹豫了一下,但很快就和往常一样了,吃饭,看书,搭积木,看动画片,一直到要睡觉了,这时候的小六开始找妈妈了:妈妈回来了?

爸爸说:妈妈在工作,还没回来呢?

小六又大声的说:妈妈回来了。这次用的是肯定的语气。

爸爸说:我们先睡觉,等睡醒了觉觉妈妈就回来了。

小六果真躺下了,还自己盖上了被子。

可没过一会,他就又起来了,爸爸也在瞬间明白了小六的心思,只听见他认真的说:小六睡醒了,妈妈回来了。依然是肯定的语气。

爸爸这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了,但没办法,只能继续说:小六要睡一大觉才行呢,要睡到明天太阳公公起床的时候,妈妈才能回来呢。

小六有点不愿意了,开始大喊:找妈妈,找妈妈嘛!喊着喊着就哭了,哭声中充满了急切与伤心。

爸爸没办法了,躺在一边看着小六,心理充满了对妈妈的气。

小六又喊了两次,又哭了两次。可能是他看见了爸爸一脸的无奈,可能还有些生气,可能他也知道哭妈妈也回不来,也可能是他经过这么一折腾真的困了,就慢慢躺下了,安静了。

爸爸抬起头看过小六两次,见他还睁着眼睛,不知道在看什么,或者在想什么。爸爸知道他要睡了,或者盼着他睡呢,就没打扰他。过一会再看的时候,他就睡着了。

原创插画

一夜无事。

第二天晚上小六和妈妈玩到很晚才睡,可能是他想补上昨晚的遗憾吧。也可能是他不困,是爸爸想的太多了。

可爸爸还在想别的,那就是,当出现这种出乎孩子意料的事情时,要告诉孩子真像吗?

爸爸认为要告诉,因为假的总是假的,拖再久也不可能变成真的,让孩子生活在一种虚幻的环境里对孩子成长肯定没好处。

美国著名的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前两年做过一个调查,发现了一个值得担忧的趋势,那就是在美国青少年中,有重大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出现心理问题的年龄越来越小。对于这种现象,目前美国的心理学界还没有一个共识。

但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艾力·乐伯维茨的一个发现可以从侧面解释这种现象,那就是当孩子出现类似于恐慌这样的焦虑症状时,家长往往会采取一种错误的行为,那就是“妥协适应”,英文叫做Accommodating behaviors,也就是为了缓解孩子的焦虑症状,家长主动对孩子做出的妥协。比如说,孩子怕狗,家长看到狗的时候,就带着孩子绕道走;孩子怕黑,家长会让孩子在大人的床上,跟大人一起睡觉。

乐伯维茨教授认为,这样的行为恰恰加重了儿童的问题,原因是,家长并没有给孩子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自己处理这些情景,学会处理自己的焦虑情绪。这就好比是让一个孩子一直都在无菌环境下生活,他怎么可能有很强的免疫力呢?

总体来说,孩子的适应能力不比我们成年人差,甚至更强。我们之所以不愿意、不敢告诉孩子真像,往往由于心疼孩子,担心他们接受不了或轻或重的现实,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于心不忍却很可能让他们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也许妈妈的突然不在家会在小六的心理留下点什么,但爸爸相信,他能适应,他也必须适应。如果,爸爸能当好“替补”,能照顾好小六的起居,那小六适应起来就会更容易一些。

愿孩子长大。

愿孩子安好。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蓬勃育儿社)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育儿信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