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的内心,打开“童年秘密”的大门
最近流行的一句话叫“父母皆祸害”,让人不由的将自己古怪的性格、糟糕的人际关系、不幸福的人生归因到父母早年对自己不正确的对待方式上,虽然这句话说的过于绝对,但却透露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由瑞士心理学家葛安妮(AgnesGhaznavi)、葛碧建(Bijan Ghaznavi)夫妇所著的《0~12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一书中给出了32个案例的分析,让我有一种深深的刺痛感,人生那么的痛苦,根源居然在童年。
建玲的出生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什么欢乐。因为在她之前已经有两个姐姐,当父亲在产房看到那个啼哭的女孩时,掩饰不住的失望。建玲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秀,后来考上了一所医科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敬业的医生。
建玲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在她的内心深处,仍然觉得女孩子没有多大价值:女孩子既不能让父亲感到高兴,也不能让感到没有尽到生儿子的责任的母亲满意。
为了得到父母的宠爱,建玲从小乖巧懂事、学习努力,用她自己的方式讨好父母、给父母挣足面子,但在她的内心,自己还是那个可怜的被遗弃的、被嫌弃的小女孩。这种对女性身份的不认同,导致了她在未来无法与男性建立信任关系,也就无法走进亲密关系。
夏玉在长达6年的小学生活中,几乎每周都被妈妈狠狠的揍一顿。对于独生女儿,她的父母对她有着严苛的要求,学习要最好,得分要最高。在奉行“棒打出成绩”的信条下,只要成绩达不到要求,等待她的就是一顿暴揍。她发展出来的防御方式就是让自己变胖,这样仿佛就可以抵御充满敌意而冷酷的外部世界对她的攻击,在被毒打时不至于那么疼。
成年以后,臃肿的外形让她坚信与男人无缘,她不跟男人约会,也从不尝试去了解男人,她的人生信条只有一个,管好自己的学习就好,其他的都不重要。她在被父母毒打的那些年,对人的情感完全被打碎了,她没有安全感,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被妈妈打,她很敏感,也很难信任他人。
在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模式是,她会隐忍、会负责,但害怕受伤害,所以总是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而这样的距离有时又让她感到非常痛苦,她渴望与别人一样拥有知心的朋友,渴望有一个人能疼爱她,而她有不敢靠近,只能独自在孤独中煎熬。
读懂孩子的内心,打开“童年秘密”的大门 我们的父母并不是不爱孩子,而是不会爱。我们的父母学了那么多的教育方法与策略,用在孩子身上却往往并不管用。值得我们深思的或许是,我们这样要求孩子是我们的需要还是孩子的需要?我们真的能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要吗?我们真的能听懂孩子的语言吗?我们真的能够尊重与理解孩子吗?我们对孩子真的好不好,恐怕不是由我们自己说了算,而是由那个爱的接受者孩子来评判打分的。作为父母,如果不想被孩子差评,你所应该做的核心应该是读懂孩子的内心,这样才能找到更适合的养育方式,与孩子共同成长。作为父母,最怕面对的是孩子的不良行为,如何矫正不良行为尤其考验父母的智慧。而在葛氏夫妇所著《0~12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一书中,他们总结了孩子不良行为的目的,帮助我们读懂孩子,了解孩子,也就更加理解孩子。在理解与共情的基础上,与孩子尝试解决问题就变得相对简单了。
通常孩子的不良行为有以下四个目的:
第一:寻求关注。只有你得到你的注意时,我才有归属感。
第二:争夺权力。只有在赢得时候,或者至少不让你赢得时候,我才有归属感。
第三:寻求报复。我在这里没有归属感,好像不能得到父母的爱,那我就反过来伤害你们。我得不到的,我就破坏它。
第四:自暴自弃。我放弃自己了,因为我怎样努力也得不到归属感。
我们可以看到这四个目的是层层递进的,当孩子寻求关注的需求没有被满足,被父母所忽略,他就可能会采取主动进攻、争夺的方式来获得父母的爱,而父母仍然对孩子的期待没有回应时,孩子的行为就会升级到破坏的层面,父母要求我做的事情我就是不做,我就要表现很差,在学校惹是生非,让你们难受。如果做出了这么多的努力,都不能把父母的目光拉回到自己身上,或者父母用严厉的惩罚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回应,孩子就会对父母极其失望,也同时对自己开始失望,最终被动的自暴自弃了。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人人都想有所联系,有所归属;人人都想感觉很能干。上面的四个目的都是指向归属感与自我被重视的价值感。当孩子用变形的方式表达他的归属感与价值感的需求时,我们做父母自身的不恰当的反应是分辨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的最佳方法。
当孩子有一些不良行为时,父母首先去体会一下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感受。如果孩子带着挑衅,你感觉到需要证明你是对的,孩子做的不对,这可能就涉及到权力争夺。如果孩子的行为让父母感到非常伤心,甚至有点心寒,这可能是孩子在寻求报复,就是要来伤害你,让你不好受。
当孩子的不良行为被父母解读、分析并被理解时,我们也就找到了应对这些不良行为的策略。如果孩子想要的是父母给予更多的关注,我们就给予孩子更多的高质量的时间去陪伴;如果孩子期待的是要从父母这获得更多的权力,父母对于孩子的挑衅要退后一步,避免争锋相斗,并指导孩子回到合作上来;如果孩子寻求报复,父母就去等待,并保持友好,给孩子时间而不是对孩子表达失望与委屈;如果孩子自暴自弃,父母更不能放弃,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
谈到权力竞争,让我想起了一位数学博士的孩子,他的数学并没有遗传父亲的基因,相反却非常的糟糕。父亲也会抽出时间辅导孩子,但孩子好像很不开窍。后来了解到,父亲经常会在孩子面前以炫耀的口吻诉说自己童年时期的光辉历史,比如数学奥林匹克大赛拿奖了,华杯赛得了一等奖了,总是年级第一啦等等,这些光辉的历史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他天然的认为,我这么聪明,我的儿子也应该和我一样是个数学天才,而现实中,自己的孩子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他在给孩子讲解题目时,是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呈现在孩子面前,你看你老爸多厉害,这道题不用一分钟就解出来了。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只是挫败感,所以只会越来越糟糕。
而正确的方法是,父亲在跟孩子讲解是示弱,告诉孩子自己也要想想才知道思路,尝试告诉孩子自己的思路是这样的,你看看对不对,可不可以找到答案,这样就激发了孩子的竞争欲望,他心理会想,一个数学博士都要再想想,看来这个题目确实有难度。老爸给的这个思路好像可以,我愿意尝试通过这条线索去找到答案。如果孩子在父亲的引导下把不会的题目弄懂,孩子会有极大的成就感,并且在与父亲的竞争中胜出。这个过程,父亲呵护了孩子的求知欲、探索欲、好胜心与自尊心,逐渐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所以方法你可能掌握了一箩筐,而教育的核心却是态度,尊重孩子,是促进成长的一把钥匙。
孩子的不良行为只是给家长一个信号,我被忽视了,希望被你们看见。读懂孩子的内心独白,也就掌握了开启“童年秘密”的钥匙,为父母打开了亲子良性互动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