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正在被本能“挟持”而不自知——思考快与慢
你是否经常会有脑子突然断电的情况?是否经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会莫名其妙做出一些反馈?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刚才怎么了,怎么会脱口而出,真不该那样说或那样做。如果有,那需要注意了,你可能正在被“本能”挟持。
脑子这东西,得经常用,越不用越无用,越囿于一隅活着,越容易陷入本能的怪圈。长时间不进行深度思考,就越不会思考,越习惯本能反馈,就越依赖本能生存,越依赖本能,就越低等。循环往复,不知不觉会让生活陷入困局,而且自我还不容易察觉。不知是舒适圈杀死了“思考”本身,还是所谓的“忙”导致思想常常偷懒。总之,身体和大脑经常会有一个在路上,不同的是总是跟着本能溜达,而不是心。
言说词不达意,做事漫不经心,像是灵魂出窍,不经意间发现,毫无征兆的活成了低等生物的模样——本能,本能,还是本能。移动互联时代,男女老少几乎无时无刻不被一小块屏幕捕获,用大量的时间本能的刷手机,有聊无聊的主动或被动接受各种信息的轰炸,便捷获取资讯的同时,慢慢失去了深度阅读的耐心和安静思考的能力。大脑习惯接收可视化具象信息,惯性的把机械反馈误认为是自我真实的需求,本能的应对外界的一切刺激,长此以往,就容易弱化乃至丧失深度思考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是可怕的。如此表征导致的结果就是,记忆力不断下降,对外界依赖更强,不但大脑变懒,就连烂笔头也懒得提起。
在你能想到的所有思想里,都有前人走过的痕迹。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一点都不假。就连自我习惯性本能生活,不愿深度思考的懒惰行为也有人早早给出解释。恕我无知,前不久无意间接触到一本书,才得以了解,它告诉我们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无意识的快思考和有意识的慢思考。快思考更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完全自主控制的解决问题;而慢思考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相关联,需要注意力并付出努力,也更费脑力。快思考,更倾向于“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本能作出判断,也容易出现错误;而慢思考,不容易出错,但它懒惰,经常走捷径,更容易受到快思考的影响。用人话讲就是动脑子和不动脑子的区别。
大脑的两种潜在不同工作模式,如同两类不同的人。一类人用“快思考”的脑力把自己慢慢活成了本能的样子;一类人则用“慢思考”的模式在与本能做斗争的过程中快速的活出精彩的模样。当然,世界绝非二元对立这么简单,脑力和生活也同样如此,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非对即错,更多的角力是发生在难以明晰划分的灰色地带。不想被本能“杀死”就得时刻提醒自己,谨慎惰性思维给出的行动信号,用更费脑力的方式去生活。
思考的快与慢本身没有优劣对错,优劣对错发生在我们如何使用和支配脑力上。用心去生活,凡事不要急于去应对,稍微留心思考一下,该如何调度脑力去工作,是用快速反馈机制,还是慢条斯理的逻辑推演模式,需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明确分工配合运用的更加自如。脑力和体力类似,都需要锻炼,锻炼的方式有差异,但本质类似,都是为了使肌体更健康。体力可以确保身体的良好运作,脑力可以给出更敏锐和正确的决策,两者同样重要。
有人说“如果你非常、非常愚蠢,你怎么可能意识到自己非常、非常愚蠢呢?你必须有着相当的智力才能意识到自己有多么蠢……”。我已真切的意识到自己的愚蠢与无知,不想被本能“挟持”着去生活,不想如同傀儡般被本能指使着去做事乃至思考,我需要作出改变。读书学习可能是锻炼脑力的最好方式,要杂也要专。
我想,锻炼脑力,并不是为了什么认知升级如此芸芸,只是为了不要过的像个糊涂蛋,整天生活在云里雾里,别人说你糊涂可以,但自己的脑子不许这么说自己,就这么简单。
摆脱本能,方可活出真我,或许你也需要。不信,从下一次思考后的慢反馈开始,生活不是竞速赛,本能的快反应并不能帮你赢得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