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爱孩子就要理解、尊重、包容他”……
作为了一名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孩子来到学校,最信任的莫过于老师,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是不一样的,有的活泼,有的内向,有的乖巧,有的调皮。当然,我们老师还是喜欢听话懂事的孩子,对于经常惹事,不听话的学生,当他们犯错误时,老师自然会更加严厉地批评。
有的年轻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批评教育的度,会出现体罚学生的现象,没有顾及学生的面子和自尊,有时候后果会很严重。网上曾经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初三的男孩,因为在班里和学生打牌,老师叫家长到校,她的妈妈当众扇了孩子一巴掌,男孩一气之下,从楼上跳了下去,这是多么残忍,多么令人心痛。但是认真反思后,发现孩子能纵身从楼上跳下去,只是因为妈妈的这一巴掌吗?更多地是妈妈平时的所做所为,根本没有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包容孩子。
有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犯错,不分青红皂白,先劈头盖脸批评一顿,有的时候越想越气,甚至动手打了学生,打过之后,伤了学生的自尊,同时也丧失老师在学生心里的地位。让学生变得不再亲近和信任老师,甚至产生敌对情绪。我们的教育目的达到了吗?学生犯得错误就真正改正了吗?答案是肯定的:没有。
换位思考,当我们是孩子,如果犯了错误,开始我们的内心一定是忐忑不安的,也可能会充满内疚,当时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这个时候,老师能把我的错误指出来,提醒下次注意。我一定会牢牢地记在心里,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作为老师,缺乏耐心,缺乏爱心,缺乏包容,更缺乏尊重。用极端的方式去处理,结果适得其反,让孩子越来越叛逆,有的时候给老师对着干。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心灵没有一个是不毛之地。而是一片长满了美好思想道德的肥沃田地。我们老师的责任,在于发现并扶正他们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他不断扩大,并排除掉缺点的杂草。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从一出生都是向好、向善的。因此当孩子犯错时,多倾听,多理解,多尊重,引导学生把他心灵土壤中的杂草去除。我想,这才是我们老师的职责所在,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意义所在。
没有爱,就没有尊重。希望我们的老师爱学生,从尊重学生开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