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7:需求筛选
今天阅读了2.4节:活下来的永远是少数,主要讲的是需求筛选或者说PK的过程,是不同产品经理去PK争夺资源的“战
惯例,先是一张总结的图,我发现作者真的很擅长总结,在每节开头经常都会有一张提纲式的图,很清晰。
需求筛选写在前面:为什么有需求筛选?
需求筛选与公司的组织结构有关,主要是对公司有限资源的争夺。如果公司是按照产品线划分部门的,那么某个产品就会有自己的产品设计师、开发与测试等,下一段时间要做哪些需求,完全可以在产品经理的层面上决定,所以就算有战争也是部门内部的,比较温和,基本上在分析商业价值的需求讨论会上,也就顺带着确定了下一段时间做哪些。而如果公司是按照职能线划分团队,那么产品中心、研发中心、质控中心都是单独的团队,这样的话,每个产品还是由原来的产品人员做,但是开发与测试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就有了流动的可能。每个产品想做的需求都很多,所以都想尽可能多地抢到开发与测试的资源,然而人力资源总是严重不足的,所以最终把资源投给哪个产品,就必须上升到几个中心的大老板层面来决定了,而大老板的决策依据就是各个产品团队制作的商业需求文档。
两种组织结构都有优劣。按产品线划分的团队对产品本身是有利的,产品经理权力更大,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资源有保证,产品规划不容易被动改变。此外,各种职能的员工之间沟通顺畅,单线领导,开发的头、测试的头等都向产品经理负责。按职能线划分的团队对多个产品间的资源共享有利,可以让资源流向更需要的地方,保证对核心产品的投入,但是效率不高,产品规划的决策需要在更高层面上敲定,单个产品的发展速度会有所降低。但与此同时,资源战争可以把【鲶鱼效应】从产品内部扩大到公司层面(鲶鱼效应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其实质是一种负向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使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们更抓狂地为产品的发展而苦苦思索,这是一件好事。
作者认为两种组织结构是“一攻一守”的,产品在创业期的时候,需要全速发展,必然是产品线结构,产品经理带头往前冲。而当公司里有多个产品慢慢成熟之后,就多用职能线来更充分地利用资源,因为在成熟的产品团队中,要做的事情通常比创业时期少,或者说没那么急,那么各种资源就显得有富裕,可以更加的稳扎稳打,所以按职能线划分以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还可以促进不同产品团队之间的互相学习,让员工的个人能力得到更多的提升。
第一步:需求打包
首先要把需求整合到一个将来的潜在项目里。做项目的终极目标就是多快好省,即范围大、时间短、品质高、资源省,通常要在上述4 个要求中做平衡。作者参与的是互联网、软件项目,比较推崇敏捷方法,所以有比较固定的项目时间,专业点叫“迭代周期”,一般是2~4 周。也有一个人员相对固定的团队,意味着项目资源确定,此外任何时候都要保证项目品质,最后能变的只能是量——项目范围,也就是包的大小。
继续,有了项目时间长短和开发工程师数量就可以直接算出有多少“可用工作量”,以“人天”为单位。然后对照按照“性价比”从大到小排序过的产品需求列表,从上往下看,每一行后面都对应着一个“工作量”,现在只要一行又一行地从上到下依次纳入项目,就能一目了然看出做多少,这个过程就叫“需求打包”,而对这些需求的整体描述,也就是商业需求文档里的功能说明了。
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需求打包”最好打包类似的功能点。是否类似取决于需求的基本属性,一般来说业务上逻辑关系密切的需求会包含在一个项目里。需求在打包以后,可以通过业务逻辑图的方式可视化。
第二,需求依赖,功能互相之间有依赖关系。那些只能先做的功能,应该在产品需求列表里注明;功能与人力资源之间的依赖关系也会经常存在,比如有些功能只能由团队里的特定成员来做。
第三,需求的粒度大小问题。商业价值很高的功能,如果细分的话,我们会发现其中也有价值相对低的部分,所以需求的粒度应该尽量细,前提是细化引起的管理成本上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作者给出的经验是,在需求列表里出现的任意一行,工作量最好不要超过“5人天”。我认为这是由于周末双休,“5人天”的工作量正好方便每周一个工作总结,不然休息两天之后周一再继续总会多花费一些时间成本来回顾上周。
第二步:商业需求文档
商业需求文档就是对我们上面打包的需求包的描述。英文Business Requirement Document,简称BRD,是给大老板看的,是参加资源争夺战的武器。下面介绍BRD的内容:
项目背景:我们在哪里?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解决什么问题,可以列出一些数据说明项目的必要性。
商业价值:我们去哪里?最关键的重点!大老板们最感兴趣的是做了这个项目以后有什么价值,一定要说在点子上。一般还会预测一下相关数字的变化,提出这个项目的商业目标。
功能需求描述:我们怎么去?通过做哪些事情来达到目标,把打好包的需求描述一下,可以用功能列表的形式表达,但最好能画出业务逻辑关系,若能给出一些简单的Demo更好,让老板们提前看到产品完成后的样子,很可能成为争取资源的加分因素,也可以搞点技巧性的东西,比如故意加入一些让老板砍的需求,希望老板砍完之后心有愧疚不好意思再砍我们真正想做的东西,这有点类似谈判技巧里的玩意,但不要在上面太花心思。
非功能需求描述:提一下重要的非功能需求,如果有的话。
资源评估:第二个重点!大老板们要在了解达成项目的目标需要多大的花费以后,才能做出决策。这里要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比如重点评估主要功能对产品设计师、用户体验师、开发工程师的人力需求等。
风险和对策:有的项目会有一些潜在风险,这个时候不妨抛给老板们看一下,并且给出自己的对策。说不定你觉得是很大的麻烦,在老板那里一句话就可以搞定。而且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我们无法了解某些功能是否会与公司将来的战略冲突,这时候提出来也是让老板们把一下关。
其实本质上大老板们也是在追求性价比。
第三步:产品会议
最后一步就是参加产品会议。作者提出了一些技巧:
首先,当某个产品团队开始登场亮相的时候,一般要先回顾上一次产品会议通过的项目,现在进展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时间进度、是否需要追加资源、是否有重大需求变更,已经发布的项目有什么问题,等等。这样一方面是为了让大老板们更新对各个项目的信息,更重要的是为了积累经验,让今后产品会议上的决策越来越合理。
回顾之后,就是最关键的部分了,我们会拿出准备好的商业需求文档,每个产品都会拿出三五个,占满2~3倍的潜在资源。这里的潜在资源,是指相对固定的开发、测试人员,因为技术人员有对产品的熟悉问题,所以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太多的人同时转去做其他产品,这也就意味着潜在的人力资源数量在一个值附近做微小浮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资源的争夺是以产品间的争夺为辅,产品内多个项目的争夺为主。很有意思的是,这三五个商业需求文档通常是产品团队里不同的人做出来的,所以内部也会争夺得你死我活。
最后:谨记,少做就是多做
作者举了自己工作中的经历:一个功能的多次需求会议中,必然有这样一个过程:开始对一个功能想得不完整,说着说着大家都想把这个功能做得再强一点,这里加一点那里加一点,但后来通常因为技术实现、资源等原因,又把这些加上去的功能点一个又一个地砍掉,甚至会发现砍到最后和一个月前的第一次方案是一样的。看似白搭的这个过程其实是有用的,这是一个“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的三段过程,第一阶段还是无知的,是不断了解的过程,第二阶段在了解基础上提出“大而全”的功能点,第三个阶段是权衡了利弊之后的决定,最后的“少做”是超越了第二阶段“多做”的“少做”,这才是真正的“多做”。
用100%的质量去实现75%的数量,而不是反过来用75%的质量去实现100%的数量!吸引用户的往往只是功能模块中的一两个点,我们一开始只要让其拥有100%的质量其实就够了,这样留给用户的是升级的期待,而如果反过来,功能铺得很开,但每个点都不爽,那反而喧宾夺主,把闪光的地方给掩埋了。
第2.2.5节说要“尽可能多地采集”,但这里作者又提到要“尽可能多地放弃”,看似矛盾,其实正反映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只有在收集阶段没有遗漏,才可能完整地看到事物的全貌,有了大局观,在放弃的时候才知道孰重孰轻,也更下得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