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打卡第六天:回忆我的家乡美食
我来自于江苏的一个小县城,小县城最大的特点就是物美价廉,吃的有自己的特色。
最喜欢的就是鱼汤面,每次只要回去,必定会去老地方来上一碗。这家老字号已经四十几年了,老板嘴巴有个豁口,所以本地人都会说”豁嘴家的鱼汤面“。现在去哪里,5块钱可以吃得很饱。记得小时候,2块就可以。那个时候爷爷常常带我去吃,可能那个时候我正在长身体,每次爷爷2两面,我三两面。面条很简单,浓浓的鳝鱼骨熬制的汤底,当地自制的小刀面煮开后捞起放入汤中,配上青椒碎,洒一些胡椒粉,一碗鲜美的鱼汤面就好了,有的时候配上一碗豆浆,营养丰富又管饱。
现在,那家老字号旁边又开了很多家类似的,许是因为沾沾它的名气。”豁嘴家的鱼汤面“多年未曾创新,就是普通的汤面,顶多加个煎鸡蛋,周边的面馆儿品类繁多,有鳝鱼面、牛肉面、青椒肉丝、西红柿鸡蛋、三鲜等等各式各样的浇头,打得牌子也很有吸引力——姜堰正宗鱼汤面,姜堰鱼汤面老字号等等。但是说实话,加了鳝鱼,我们还能勉强接受,但是加的其他浇头,就有点儿无语了,本身鱼汤就带腥气,混合了其他食材的味道讲真的很不敢恭维。
不过不管周围怎么新增各样的鱼汤面馆,只有”豁嘴家的鱼汤面“一直长存至今,或许是因为那份价廉物美,或许是因为我们本地人的情怀。
另一个让我常常回忆的就是古月茶楼,记不得开了多久了,印象高中毕业那年暑假,我和大鲵(好闺蜜之一)我们结伴每天早上晨走减肥,那段日子我们吃遍了那条街上的早餐。当然去的最多的就是古月茶楼。不过嘛,减肥两个月,体重没减反而分别增了十几斤,为此这成了我们父母每次见到我们的必谈项目。
古月茶楼的早餐特别丰富:
鲜肉大包:个大肉足,而且手都是手工剁碎的,每天的猪肉都是去菜场现买的当天猪肉,绝不隔夜,肉馅不添加酱油,在肉价高昂的2020年左右,他家的肉包子仅仅涨价3毛钱,所以那个时候很多人过肉瘾就去他家买肉包子。
荞面饼:0.3毫米左右的厚度,边缘酥脆,中间软硬适中,配上当地自己长的小葱,还未到桌上就闻到那股子香味。夹一块放到嘴里,最好卷一下,酥脆的边缘和中央的绵软混合,特别好吃。
烫干丝:姜丝、葱丝淋上热油配上虾米,再泡一壶茶,吃的时候别有一番风味。
煮干丝:我们三泰地区的特色,专职的干丝,配上骨汤,里面放上河虾、肉丝等,各家有各家的独家配比,但不变的就是那份鲜美,让人吃了还想吃。
小馄饨、面条不是他们家的特色,但是是很多人都会点,很多赶着上班、上学的来上一份,早上的早餐就解决了,经济实惠还管饱。
家乡的美食还有很多,但是每次回家,这两家的味道是必须要去回味一下的,似乎只要它在,童年的味道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