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宫(唐太宗李世民的别庙)
唐朝皇帝的别庙本没有什么可值得说道的地方,因为里面关着的都是先帝后宫中不曾生育过的妃嫔。然而近年有人利用几方墓志,硬生生造出了“别庙是尊养二品及以上无子妃嫔的地方”这种荒唐结论。那么历史上唐朝皇帝的别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我们不妨看看史书是怎么记载的。
《册府元龟》:
简州刺史薛元超及姑河东夫人,坐与仪父通,元超长流巂州,薛氏削邑号,幽於静安宫。
薛婕妤,本为唐高祖李渊的后宫,因为在文学上颇有造诣,奉唐太宗之命教导晋王李治。李治即位后,薛婕妤封为河东郡夫人,直到麟德元年因参与上官仪废后一事,被削去郡夫人的封号,并送回唐高祖的别庙静安宫幽禁起来。
薛婕妤的生平经历,首先彻底打破了“只有二品及以上的后宫才能进别庙”这个谬论,因为婕妤只有三品,却同样进了唐高祖的别庙。
其次,“别庙是给无子妃嫔尊养的地方”这个谬论同样不攻自破。“幽於静安宫”五个字再明白不过地点出了别庙绝对不是给人享福的,送进别庙更等同于一种严惩。
事实上别庙里的妃嫔到底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看看唐太宗的别庙崇圣宫就知道了。
《华严经传记》:
每于崇圣宫、鹤林寺、德业寺、百福殿等。而行受戒法。京城及诸州僧尼。从受归戒者。一千余人。
根据史籍记载,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后,一部分无子妃嫔被送去别庙崇圣宫落发为尼,高僧释灵辨负责为这些新出家的妃嫔受戒。可见别庙里等待这些无子妃嫔的,并不是什么养尊处优的生活,而是剃去满头青丝、为先帝往生祈福的佛门清修。而这种严守清规戒律的日子显然没有任何盼头可言,只有死亡才能解脱。
所以唐朝皇帝的别庙既不是只安置二品及以上的妃嫔,也不是这群无儿无女、正值盛年的妃嫔“尊养”的地方,而是一座冰冷的“活死人墓”。
这群被迫剃度出家、陪葬掉后半生的妃嫔们,运气好的话,死得早,还能在墓志上留个姓氏记下来;运气不好,死得迟,连姓氏都被人忘了。比如唐太宗别庙崇圣宫里的昭仪某氏,说起来还是后宫正二品九嫔之首,结果就因为活到了八十一岁的高龄,死后只有一个“不知何许人也”,连姓什么都没人肯打听一下,就这么草草下葬。
同时结合史书记载以及考古发现,这些无子妃嫔无论品级高低,身后事统一由当地的守陵人负责,“墓葬卑狭简陋,墓志制作粗糙,殉葬品简单”,与现代人幻想的“高贵”“尊养”的别庙生活大相径庭。
可见“别庙”二字用得再高级,也掩盖不了实为先帝“殉葬”的残酷本质。
什么静安宫、崇圣宫,说白了不过是一座座张着吃人大口的活死人墓,无情吞噬着青春少艾的妃嫔们,活活将她们的大好年华熬至油尽灯枯。